第A04版:今日关注·本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满河垃圾水浮莲塞了金山流花溪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河垃圾水浮莲塞了金山流花溪
主要集中在高宅村段;当地内河管理部门多次执法,但沿河一些住户图方便,仍把垃圾往河边扔
被堵河段集中在流花溪高宅段 建宇/制图
生活垃圾导致河水富营养化,水浮莲长得很快
流花溪上游金山公园段风光优美,没水浮莲没垃圾,但下游有些臭水已顺着潮水漂上来
原本宽约100米的河面,在这陡然变窄,原来是被填了。而水浮莲间,满是生活垃圾
 

N本报记者 张志宏/文 关铭荣/图

关注理由

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湖面、风光绮丽的公园,而另一边却是垃圾遍布河岸,水浮莲塞满河道。同是一条河,道路两边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光景。这条曾经作为福州金山公园引以为豪的流花溪,如今下游的高宅段已是溪水发黑,恶臭难闻,水中的鱼虾基本绝迹。

那么,如此美丽的一条河流,为何会变成这番模样?遍布沿岸的垃圾从何而来?相关执法部门碰到了哪些难题?

岸边垃圾成小山河道填成停车场

流花溪位于红湾河的下游,2004年福州城区南扩,福州市政府利用流花溪两岸茂密的树木植被,建成了金山公园,流花溪河面最宽处达200余米,河水清可见底,水鸟在此嬉戏,构成了一幅原生态的水景图。一时间,金山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城市原生态公园。然而,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金山公园时,公园风貌犹存,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味,原来清可见底的湖水却呈现出黑褐色,河水中几乎看不到鱼虾的身影。

沿着流花溪顺流而下,在过了浦上大道后,出现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宽约100米的河面上密密麻麻长满了水浮莲,河岸的一边堆满了各式生活垃圾,有的已堆成小山。

堆满垃圾的河岸地处建新镇高宅村,这里沿岸盖满了民房。一村民告诉记者,高宅村的民房很多都出租了。据了解,高宅村的洪湾路边,就有倒垃圾的地方,但沿河住户不愿走五六十米的路,而直接把垃圾往河边扔。

在高宅村香积寺往下游约200米处,流花溪骤然变窄,原本宽约100米的河面仅剩十来米,被填埋的位置建起了一个停车场,几辆小货车正在停车场旁装卸货物。一村民偷偷地说,这个停车场是该村村民填河建造的,堵塞河道造成水流缓慢,也是造成水浮莲滋生和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河边曾经建围墙可惜很快被推倒

采访中,记者获悉该河道属于仓山内河管理所管辖,但说起流花溪高宅段的现状,该所林所长是一肚子的苦水。

林所长说,此前,他们多次接到附近一些村民的投诉,并多次带人前往执法,要求附近住户不得将生活垃圾等丢进河里,可是收效甚微,他们还在河边建起了围墙,阻止垃圾入河。可是没多久,这道挡垃圾的围墙就被推倒破坏了。

林所长说,在阻止沿河违章搭盖的执法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还遭到当地一些村民的围攻,让执法行动无法进行。据介绍,此前,他们还设有打捞队,对河上漂浮的垃圾进行打捞,可是沿河丢下的垃圾实在太多,根本打捞不过来,加上河道被填埋堵截,导致水质恶化,水浮莲飞速滋长。目前,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他们已放弃对这段河道的打捞,只留守一名人员对金山公园段的流花溪进行垃圾清理,为了不让高宅段的水浮莲和垃圾顺着潮水进入金山公园,他们在浦上大道的桥下设置了铁丝网。

林所长表示,设置铁丝网只是无奈的暂时性措施,要是遇到大潮,铁丝网很快会被水浮莲冲破,他也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多个部门配合对流花溪高宅段进行整治,让金山公园回归原生态公园的本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