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丽明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去年底,为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管理,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莆田市中心城区开始禁止悬挂布条横幅广告,本报曾对此进行报道,布条横幅广告一经发现将依法拆除并予以处罚。几个月过去了,记者昨日走访市区内多数街道发现,尽管目前在各主干道上已经基本没有布条横幅广告的存在,可是在城区内多数背街小巷里仍有不少的布条横幅广告“苟延残喘”着。
市城管执法部门对此表示,现在多数布条横幅广告都是在夜间偷偷悬挂在背街小巷中,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他们管理的薄弱处,很难马上清理,而刚清理之后,可能过不久在同一地点又会被换上其他的。
广告横幅已不审批多为夜间偷偷悬挂
记者在兴安路、筱塘街、建设路等背街小巷发现,一条小路从头到尾满满当当挂着各种布条横幅广告,商品促销、招工、开业等内容不一。而这些多是悬挂在树枝上,如果有残缺、破损,下面经过的路人就要提心吊胆地防范。由于布条横幅广告成本低、受众多,即便挂上不久就被拆掉,还是会有商家出钱委托广告公司继续悬挂。
市城管执法四大队副大队长徐斌告诉记者,布条横幅广告不上档次,影响市容,就连一些小城市都早已禁挂,而莆田也是在去年底开始停止对其悬挂的审批。现在在背街小巷悬挂的布条横幅广告多是一些新的广告公司在夜间偷偷悬挂的,而在悬挂时都会刻意避开城管工作人员的巡查,工作人员只能被动地不停进行清理。
查处执法成本过高建议商家转变观念
徐斌说,莆田目前有许多家广告公司,这些并没有在城管执法部门进行登记,他们无法对其进行处罚。而很多原属于城管执法直属大队的职能被分解下放到各辖区大队后,各大队的人手都比较紧张。布条横幅广告上都不会留下广告公司的信息,如果为了一家广告公司零星的两三条布条横幅广告耗费时间查处,这样会造成执法成本过高的情况,所以现在对于布条横幅广告只能以清理为主,在巡查的时候带上竹竿和镰刀,看到一条清理一条。
加大巡查频率、及时清理对于转战背街小巷中的布条横幅广告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徐斌表示,要想让布条横幅广告彻底地在莆田消失,最好的方式还是商家转变观念,转换广告形式,目前有些大城市的部分大楼甚至整幢都采用LED广告屏,这样看起来就很美观、环保和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