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帅 苏燕梅 陈锟 通讯员 陈春强 黄勤忠 欧康传/文 包华 林丹/图
本报讯 昨天是农历正月廿九,福州特有的拗九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说起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孝顺节,为了迎接拗九节的到来,在台江区苍霞社区、城门胪雷村、对湖街道师大社区、马尾亭江镇闽安村,都举行了煮拗九粥、奉献孝心的各类活动。
台江苍霞社区办起拗九粥“流水席”
2月17日下午2时30分,台江区苍霞社区抢先举行喜迎拗九节的敬老活动,有人把这次活动中的喝粥场面称为“流水席”。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空地上摆上几张桌子,旁边设了一个临时的煮粥炉灶,只要有老人前来,热气腾腾的粥随时都能端上桌。炉灶一边,是老人们自娱自乐表演的节目,一边喝粥一边看节目,老人们很惬意。
流水席上,有不少年轻人跑前跑后,帮助搀扶老人,忙着端粥洗碗,他们是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一位名叫肖培堃的小伙告诉记者,他来自泉州,泉州没有拗九节,今天的活动让他感觉很新鲜。在现场,几位老人一边喝粥一边说,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节日,有着老福州特有的“虾油味”,具有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么多年轻人参加这次活动,加入了新鲜血液,让这个福州老人的节日焕发出无穷的青春活力。
同日,祥坂小学召开了“尊老敬老”少先队会,教给同学们福州拗九节“孝”的内涵,也鼓励他们在拗九节当天,陪长辈们一起过,感受一下福州的老民俗。
城门胪雷村老人齐赴“千叟宴”
昨日上午,福州城门胪雷村,1800多位老人让陈氏祠堂充满了浓浓的传统味道。每年,胪雷村委会都会设下“千叟宴”,为村里老人庆祝拗九节,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32年。陈氏祠堂外,早已支起了几十口直径1米的大锅,有的大锅上架着1米多高的蒸笼。百名厨师手拿铁勺往锅里加了几勺油,再倒入一大盘的葱、蒜,接着搬起直径同样近1米的大脸盆,将里面的一盆子肉倒入锅内。厨师左右开弓,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美食。
胪雷村老人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摆了180桌酒席,有1800多人赴会。村里一些年纪较大、生病的老人不能赴会,他们就把太平面、八宝粥送到他们家里。“千叟宴”受到村民喜爱,恰好说明了敬老风气已经深入人心。
对湖街师大社区有位矍铄的百岁寿星
福州对湖街道师大社区,老人们在空地上排起了长队,原来昨天一大早,居委会就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来喝拗九粥。
空地上,老人们边喝粥边拉家常,其乐融融;厨房里,大厨忙前忙后煮粥,更是热闹。早上6点,厨师林师傅就忙开了,他一人就要照顾两口大锅,端水揉米加汤,忙得不亦乐乎。社区吴主任说:“社区共有1100多个60岁以上的老人,除了现场煮粥以外,还派人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粥,仅一个早上,就送出了10桶拗九粥。”
送粥现场有位长寿明星,大家对他都格外敬重。他叫高时良,今年100周岁了,不仅是社区的长寿明星,还曾经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教授,每年拗九节他都是社区最重要的人物。“身体很好,每次社区活动都积极参加。”“上次还给我们读报纸,眼睛耳朵都很好。”“高老师退休三十几年了,还在坚持写书。”说起老高,社区里的老人们七嘴八舌,都是羡慕、夸奖老高的好话。
马尾闽安村“空巢老人”甜到心头
“喝拗九粥啦!”昨天一大早,福州马尾亭江镇闽安村的老年活动中心广场大摆筵宴,全村近400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应邀齐过“孝顺节”。近年来,由于村内90%的年轻人都移到国外留学、创业,留下了很多空巢老人。恰逢拗九节,福州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和该村共同举办了这场敬老活动。“喝着粥,听着戏,孩子们的细心让我们甜到了心头。”76岁高龄的詹阿姨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