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今日关注·本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马尾新增环保标志核发点
榕数万黄标车 何去何从?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榕数万黄标车 何去何从?
不让进二环,又不让“黄改绿”,让黄标车主很纠结;更多车主质疑,不测尾气发环标,能实现城市减排吗?环保标准若再提高,今天的绿标车是否成为明天的黄标车?
 

N本报记者 张伟 涂明

本报讯 昨天,福州环保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福州不考虑“黄改绿”。因为“黄标车”无论如何改造都很难达到“绿标车”的标准,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本报昨天也曾报道,目前判断黄绿标,只看车子的发动机序号,也就是说是黄还是绿,在出厂时就已注定,不可能通过改进排气设备实现升级。

这一政策,引起福州不少车主质疑。据环保部门数据,在全市登记的45万辆机动车中,目前领标的只有25万辆,其中黄标2万辆。而目前还未来领标的车主,很多是因为确定爱车属“黄标”,索性不领了。如果不许“黄改绿”,也就意味着这些车主为了能开车进二环,只有花钱换车这条路了。

记者调查发现,凭发动机序列号定黄绿标的“一刀切”政策,实际上存在漏洞。可能“错杀”一批有改造减排空间的车子,也可能“错漏”一批“花架子”绿标车。

是否有其他判定黄绿标的标准?不测尾气发环标,能实现城市减排吗?环保标准若再提高是否又得换车?强制报废黄标车,政府能否给车主适当补贴?这些问题成了广大车主关注的焦点。

【记者调查】减排手段多样,且应用多年

记者昨天走访了福州多家汽车修理厂,发现形形色色的改造减排措施,从未中断过实践,相当一部分甚至在国内其他城市,已得到政府认可。“很多车主要求改造减排,初衷是为了省点油钱。”黄先生在福州秀峰路开了一家修车厂,他告诉记者,早年他就在发动机的进气口加装过净化装置,该装置可以把臭氧打入发动机,促进充分燃烧,从而减排。

“更好的办法是‘油改气’。”多位修车厂师傅向记者证实,可以把汽油机改造成汽油和天然气两用发动机。记者了解到,“油改气”因为技术门槛低,曾经在北京、西安和海南广泛使用。

“‘油改气’肯定有缺点,比如动力下降、气站不足等等。”陈先生至今还在北京开修车厂,当年也曾做过“黄改绿”。他坦言,减排措施归根到底是“改造”,能否跟整车性能匹配,是否符合国标,这些都需要检测。关键在于职能部门是否允许黄标车有升级空间。

在每个修车厂采访,记者都能碰到来咨询“黄改绿”的车主,工作人员都只能婉言谢绝。“我们根本不知道绿标的标准,哪敢接这个活。”

漏网的“花架子”绿标车

那么,拿到了绿标,是不是一定符合减排标准呢?记者调查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王先生开的是一辆超过百万的豪车,刚开了五千多公里,发动机故障灯亮了。“开进修理厂的时候,都冒黑烟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后来一查,原来是喷油嘴产生了积炭,被堵上了。“这种情况,我们碰到了很多次。”工作人员说,原来是王先生加了劣质油,结果车子“没劲了”,从而影响了排放。

记者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所获悉,汽车技术和油品质量是决定汽车污染物排放的两个关键因素。近年来许多车厂采用中外合资模式,技术上达到欧Ⅲ,甚至欧Ⅳ,已无问题。但是受油品质量制约,经常出现“豪车用差油”的尴尬,反而容易造成气缸和喷油嘴积炭,降低排放标准,从而出现环保车污染更严重的情况。

而按照目前的黄绿标政策,这些用了差油的豪车,和疏于保养实际排放超标的车子,都可以凭着发动机资质,顺利领到绿标。“这就跟原先保护环境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记者了解到,其实外地已有先例,对黄标车和绿标车定期测尾气,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控车辆排放情况,让“黄”和“绿”名副其实。

【记者观察】不测尾气发环标能实现城市减排吗?

据福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福州市(含八县市)共有45万辆以上的机动车,目前领了环保标志的机动车有25万辆,其中黄标车仅有2万辆,还有大约20万辆未领取环保标志。该人士解释说,未领标的这些车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达到绿标的环保标准,可能这些车主知道自己的车拿不到绿标,就干脆不来领标了。

不少车主认为,环保部门要求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达到一个环保标准,以减少城市的尾气污染,在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对机动车提出环保要求,很有现实意义,无可厚非。不过,在实际检测和审核中一辆车是否达到绿色标准,具体操作却是“一刀切”,仅以发动机出厂的理论数据作唯一依据,而不管车辆实际尾气排放量,且不给黄标车在环保方面任何改进的空间。这一操作方式,要达到城市减排,无异于缘木求鱼,也罔顾数以万计私家车主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黄绿标的判定体系,最大问题在于环保标准不够明晰。只公开黄绿标对机动车发动机的要求,看其是达到国标Ⅰ,或国标Ⅱ,还是国标Ⅲ,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尾气排放污染物含量指标。这一指标,本是判定车辆尾气能否达到环保要求的重要标准,可如今,车辆环保检测,干脆连尾气都不测了,不顾实际,背离了城市减排的初衷。

环保标准若再提高是否又得换车?

“武断的‘一刀切’,切的不是尾气污染,而是切在了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上”,权威专家指出,目前车辆环保检测方式和判定标准,其决策出台本身是有问题的。出台与广大消费者利益相关的决策时,政府首先应该发出一个“预公告”,告知广大消费者即将做出的政策调整,这样会避免消费者无谓的经济损失。然后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与政策调整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和沟通,比如举行听证会,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或建议,在此基础上再出台有关政策。如今,检测方式和判定标准受到许多车主的质疑,环保部门又未能对这些质疑作出合理的解释,难以得到广大车主的理解和支持。“光靠处罚,无法达到城市减排的目的”。

现代国内外的众多法律法规中,有一个共同的法律原则:今天的法律并不适用于昨天的人和事。现在这些黄标车的车主,当时购买的车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是合法的。如今,却因为环保部门的一个举措,禁止这些合法购买、可合法上路行驶的车辆驶入市区,有违法治精神。确切地说,10年前买车时,厂家推出的车型,发动机基本都是“国Ⅰ”,消费者没得选择,今天不达标,错不在消费者。不管这些车尾气排放的实际情况如何,也不给这些车改进排放的机会,这不太合理吧。

更多车主提出,“如果将来环保部门再次提高机动车环保标准,那今天这些达标的车,是否又要面临无法进入市区而贱卖的命运呢?”

他山之石

欧美:旧车不达标强制保养+鼓励加速报废

据有关专家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汽车保有量巨大,其汽车排放标准也是全美最严格的,但是,在加州,仍然能够见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车行驶。其重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实行的是“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对新车执行最严格的标准,不符合规定的汽车不准在当地销售。

专家建议,要尽快推行“环保召回”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汽车厂家的管理,这才是治标又治本。在欧美国家,汽车厂家需保证产品正常行驶5万英里到8万公里左右后,尾气排放仍能达到环保要求,否则就要进行召回,这样对新车和在用车的排放控制都有好处。

业内专家介绍,欧美一些国家针对不符合当前排放标准的旧车主要采取两种措施:其一是强制保养,通过要求用户对燃油系统的定期保养达到对油耗的控制;其二则是鼓励加速报废,以增加年检次数来预防排放状况恶化。

北京:“黄”改“绿”+发放黄标车补贴

早在2003年,北京就开始对车辆实行环保标准的措施,驾黄标车驶入北京市中心要被罚款。不过,北京允许车况较好、行驶公里数较少的黄标车通过增设环保减排设备,进行改造。若改造后的车尾气排放标准能达到相关环保标准,则发放绿标,允许进入市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在发放黄绿标时,对机动车是否达标,检测方式不是目前福州市以车辆发动机型号来判定,而是通过现场检测尾气排放指标的方式来检测。

为了鼓励车主淘汰黄标车,2008年12月30日,北京市环保局和财政局共同发布了有效期为一年的高污染排放机动车淘汰鼓励政策,对轻客的补贴最高达9000元。此外,北京市交通委、环保局、交通运输局联合宣布,将给予组建“绿色车队”的企业最高2年的贷款贴息补助,并对其提供最高20%的价格优惠,鼓励购置环保车辆。

深圳: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

2005年,该市出台法规,根据汽车出厂时达到的排放标准,将在用车分成“新车”和“老车”,分别执行在用车排放标准中相应的“新标准”和“老标准”。与“新车”和“老车”出厂时的尾气排放标准相对应,“新标准”和“老标准”将采用不同的限值,对绿标车的排放检测要严于黄标车。车辆检测不能达到绿标车的标准,在尾气检测时将取消绿标并禁止上路,车辆经维修后仍不符合绿标车排放标准的,车主可改为申领黄标,并须遵守黄标车限行制度。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