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6版:财经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下架?退货?榕卖场态度不一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泊尔锰超标疑云”追踪
下架?退货?榕卖场态度不一
苏泊尔坚称产品合格,但未获认可,福州已有大卖场陆续下架问题炊具;专家称,不锈钢餐具锰超标“绝非个例”
 

苏泊尔这边出了问题,不知道其他锅会不会有问题哦!希望有关部门对市场的厨房用品进行一次大抽检,这样大家才能放心。

——深圳一位家庭主妇接受采访时表示

N本报记者 王钊 实习生 杨建烟 广州日报 科技日报 综合

核心提示

日前,苏泊尔汤锅、蒸锅、奶锅、水壶4大种类81个规格的炊具被曝光涉嫌锰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倍,严重的或导致帕金森病,引起消费者广泛关注。

苏泊尔坚称“符合国家标准”,但未获认可。目前福州的国美、苏宁、新华都等卖场已将问题炊具下架,不过退货程序各商场标准不同。而有专家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提醒,苏泊尔属行业内领先的品牌企业,苏泊尔暴露的问题在其他企业身上亦很有可能存在,不锈钢餐具锰超标在行业内也“绝非个例”。

下架 榕卖场态度各异

“我家好多厨房用品都是苏泊尔的,到底还能不能用?”近日,福州的吴女士拨打968111反映:“被央视报道后,还真不敢用了,以前买的苏泊尔产品能不能退货?”苏泊尔产品被曝涉嫌锰超标后,吴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市民的想法。

记者昨日走访福州多家国美电器、苏宁电器门店,工作人员均表示被曝光的苏泊尔炊具已下架。苏宁电器五四路店工作人员说,去年10月苏泊尔爆出部分炊具有问题后,该门店就不再销售苏泊尔炊具了,目前货架上在卖的都是苏泊尔小电器。而国美鼓屏路店工作人员也表示,81种涉嫌锰超标的问题产品已全部下架。新华都五四店工作人员也表示,涉嫌锰超标不锈钢系列炊具都已经下架,在销售的都是没有问题的产品。

不过记者在永辉超市国棉店、沃尔玛超市东街店、家乐福宝龙店得到的答复都是:目前没有接到上级或者工商部门通知,产品暂时还不下架。在沃尔玛超市东街店总服务台,还张贴了“致苏泊尔消费者”声明,主要内容为声明产品“卫生安全”。

“安全” 但市场已不买账

尽管卖场态度不同,资本市场已对苏泊尔给出了负面反应。苏泊尔股票因央视报道停牌后20日正式复牌,在复牌公告中,苏泊尔继续强调“产品卫生安全”。但据广州媒体统计,其股价一复牌即大跌5.6%,全天跌2.42%,报收于15.30元。从去年10月相关产品质量问题曝光后,其股价已累计跌了24.37%。当天,炊具行业的另一翘楚爱仕达收盘也跌去4.61%,报收于10.15元。

更直接的是消费者的反应。在乐购超市广州西门口店,有消费者就明确表示“不买不明不白的锅”。

退货 国美、新华都最明确

被曝光的问题产品,能否退货?昨天福州各卖场给出不同的回答。

新华都五四店服务台工作人员:“本店销售出去,涉嫌锰超标的苏泊尔产品可以凭票据退货,据统计本店销售出去的涉嫌问题产品有17种。”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可退货名单,4L苏泊尔不锈钢水壶、18cm苏泊尔不锈钢奶锅等不锈钢炊具在列。

国美电器相关人士:81种涉嫌锰超标产品可以凭票退货,市民可以在当初购买的门店办理退货手续。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家的苏泊尔产品是否在退货范围内,也可以在各门店咨询退货事宜。

家乐福、永辉超市相关人士表示,近期购买苏泊尔炊具系列产品的消费者,如果对产品质量不放心,可带上购物小票,到购买的门店退换货,但前提是产品没有使用过。“如果该产品消费者使用了,消费者可暂停使用,等待一至两周后厂家给出最后处理办法。”永辉超市客服人员建议。

【使用建议】

用前先清水煮沸

金属炊具使用前可以用清水煮沸半小时,接着浸泡数小时,一般换新的水重复3次以上才会使重金属迁移量降低到安全水平。

新购的金属制品不要用醋水浸泡,因为酸性溶液会破坏金属表面的钝化层,反而促进重金属迁移。也尽量不要使酸性、碱性或较咸的食物长时间留在金属容器中。

【延伸阅读】

为什么用锰?

苏泊尔不锈钢餐具锰超标在业内“绝非个例”,除了爱仕达股价的下挫,在哈尔滨市工商局2010年11月对全市菜刀、不锈钢器皿产品的抽检中,17个批次菜刀1个批次不合格,63个批次的不锈钢器皿46批次不合格。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构成体内若干种有重要生理作用的酶,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锰3~9毫克。

“在不锈钢炊具中,镍是为了防腐蚀,铬是为了防锈,这两种材料都比锰的价格要贵,镍是每吨十多万元,而锰每吨只有一万元。”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指出,很多不锈钢锅都会多加入锰来替代镍、铬等材料。“可以说市场上的不锈钢餐具一半以上都含有过量的锰”,这可能是国内不锈钢炊具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报道中锰含量高出国标近4倍的质疑,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郝凤桐主任认为,安全标准的设置中都会使用一个“安全系数”,并不是“超标即中毒”,临床上也并未发现因为使用金属厨具中毒的病例。实际上,科学家们通常会采用“大剂量”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来“估算”在小剂量、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制定“安全标准”。

“锰中毒很少通过消化道所致。因此,使用炊具中毒的可能性很小。消费者不要‘谈锰变色’,毕竟从锅具里摄入的锰是极少的。”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医师赵妍娟认为,开采锰矿的、长期使用锰焊条的工人患这种病的几率非常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