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 包华 文/图
本报讯 1918年春季,福州的某个艳阳天,几名身着长袍的男孩子,在一个宽阔的庭院里踢足球,旁边还围着一群好奇的看客,这一幕,被当时正在福州游历的美国人甘博用照相机定格下来。
今年5月份,包括这张照片在内的近百张与福州有关的老照片,将在榕城展出。
提供这些老照片的是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福州人曾璜。昨日他向记者透露,这次展览与福建省档案馆合办,展出的照片很多都是首次披露,展览后,影像资料将全部捐献出来,供公众在学术和非商业用途使用。
1980年代,纽约某阁楼发现一堆榕城旧照
昨日,曾璜特意提供了几张老照片让记者先睹为快。几个男孩子踢足球的照片,原说明为“YMCourt”,意思为“基督教青年会的庭院”。另外还有一张闹市街景的老照片,图片说明为“mainst.”,意思是“主要商业街”。
据介绍,这两张照片的作者是美国人西德尼·大卫·甘博(SydneyDavidGamble),美籍社会学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办人。1908至1932年期间,甘博对中国进行了四次实地考察,并于1918年春来到福州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上世纪80年代,甘博的女儿在纽约家中的阁楼上发现了甘博留下的5000张底片,后将其捐赠给了杜克大学(DukeU.)。据杜克大学馆提供的资料,甘博在福州地区拍摄的图片共有43张。
福州老照片,走在中国摄影史最前面
“在中国的影像史、摄影史上,福州都是走在最前面。”长时间的老照片研究,曾璜发现,福州在清朝末年一直延续到上世纪40年代左右,都是外国人热衷的摄影胜地,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影像资料。
曾璜说,北京最早的老照片拍摄在1860年,而福州在1840年之后,就有外国人进入拍照。其中,英国人约翰·汤姆逊的画册《福州与闽江》,当时只出版了46本,现在存世仅6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摄影画册。
“这次将要展出的老照片,拍摄年代均在1910年至1930年之间,都是多年从全世界的拍卖市场上收集来的。”在曾璜看来,每一张照片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能直观地把人们带回到照片中的年代。
老照片中的街景,您知道现在在哪吗?
“准备照片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好多张照片不知道现在福州什么地方,无法写图片说明。”曾璜说,照片从海外回流后,拍摄者有自带的图片说明,但是没办法和现在地点对上号。
那张踢足球的老照片,图片说明写的是“青年会”,大家可能会想到位于解放大桥头的那栋著名的红砖楼。
“福州基督教青年会曾有三个地址。”熟悉青年会历史的83岁老人陈兆奋说,1905年,福州基督教青年会正式创办,会所设于仓前山观音井街(今观井路),是向俄国茶行临时租借的。
现在闽江边上的青年会红砖楼,是1912年爱国华侨黄乃裳筹建的。按照时间推算,1922年青年会才迁入闽江边的新址。图片上的地址应该是在石井巷附近。
记者来到位于福州鼓楼区东街附近的石井巷,这是一条长约500米的小巷子,街道两侧有石井新村、鼓二小等。从街头走到街尾,想在这里找到有关图片上的痕迹,都不见踪影。
曾璜非常希望知情的市民能够帮帮忙,尽可能地找到图片上的地点。如果您知道老照片上的地点位于哪里,赶紧拨打968111新闻热线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