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赵杨 实习生 胡巧灵 通讯员 刘盼
本报讯 25日上午10时许,蒋先生驾驶小车,在途经鼓楼区东街大斗彩巷时,不慎将骑电动车的王某撞倒。见撞到人,蒋先生急忙报了警,随即带着额头擦伤的王某到附近的省立医院包扎。额上的伤包扎好后,王某还从蒋先生那拿了500元的医药费。以为伤口也包扎了,赔偿也拿到了,被撞的王某正打算离开,怎知蒋先生一把拦住了他。
蒋先生告诉王某,他在撞人之后报了警,民警也来了,希望王某能做个笔录再走。这下王某慌了,急忙找来口罩将脸遮住。东街派出所的民警到现场后,看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王某,以为不是小事故,但一旁的蒋先生告诉民警,王某只是额角有轻微擦伤,这样包扎“太夸张了”像个“木乃伊”。民警要求拆下包扎验伤,对方不肯配合,还编了假名应付。
后来民警通过警务通查询,发现王某提供的身份信息是假的。原来王某是在逃人员,因1997年盗伐林木被仙游警方网上通缉。仅仅是小擦伤却包扎得如此夸张,王某不过是做贼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