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2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后追忆福建军大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后追忆福建军大

1950年春节,华东军大福建分校干部学院在闽侯县上街举行军民联欢活动
▲聊到兴起,老人们站在钟麟别墅前唱起福建军大当年的校歌
▲桌椅不够,学员们端着饭碗围在门口吃饭
闽江不仅是学员们打饮用水的地方,也是洗衣洗澡的地方
 

N栏目主持 苏燕梅 肖春道

“腰肢弯了,是为革命披荆斩棘。手脚不灵了,仍想当伏枥的老骥。冲锋的号角仍在回荡,战火的硝烟仍未迷失。回顾往昔的岁月,没有动地的业绩,只有曾经拉犁耕地,只是曾经餐风宿露。……如今活到九十不稀奇,八十就有一大批,七十只能算是小弟弟,眼望中华的伟大复兴,能不欢心振臂。”

杨树《军大人》节选

菜是自己种的,柴是自己砍的;吃饭蹲着,睡觉打统铺;背包当“板凳”,膝盖当“课桌”……2月25日,80岁的刘荣祖和许顺良、杨树、陈振彬、陈振东、郑澄桂等五位老人走进福州闽侯上街钟麟别墅,回忆那段军大岁月。

经历纷飞战火,60多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福建分校(以下简称福建军大)校友还能重回母校相聚,他们不禁百感交集,唱起了那首军大校歌,“闽江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解放、建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选址 看重钟麟别墅结实雄伟

许顺良今年86岁了,是闽侯都巡村人,亲眼见证了福建军大的诞生,校址也是他找的。

1949年9月,解放军准备在福州闽侯筹建福建军大,并在福建日报登招生通告。许顺良出身贫寒,可为了参军,他也不顾自己不够条件,向首长推荐,还列举了自己熟悉当地情况,又通方言的优势。他的执著打动了首长,当上了一名通讯员,负责军大筹备工作,向老百姓借东西,接待录取学员报到等等。

军大筹建第一件大事就是选校址。当时,福建军大的首长让许顺良和另外的一批学员分头去找。许顺良向首长推荐了钟麟别墅。首长见了很高兴,觉得钟麟别墅位于村中心,房子结实雄伟,占地又大,就把校本部设在了这里。

艰苦 煮饭的锅都找老百姓借

钟麟别墅有10多间房,但那时别墅主人萧宗琳全家已经去台,仅留下一个亲戚看房子,别墅内没有什么生活设施。当时,福建军大是不少学员心中向往的正规大学,可是到了学校一看,才发现条件很艰苦。

几千名学生入校后,没有床,睡的是门板,也有铺稻草的,吃的是大锅饭,所有人都吃一盆菜,洗澡都在闽江边洗。“三餐一盆菜,洗脸到民间,一月三万钱,睡觉打统铺。”杨树说,这首诗是当年福建军大艰苦生活的写照,三万钱就相当于人民币三元钱,仅够买牙膏、肥皂。

陈振东告诉主持人,当时福建军大什么都没有。门板和针线、煮饭的锅都是找老百姓借的,吃的菜多数是同学自己种的。不过每半个月,大厨会让学员到外面买些米、面、肉,改善伙食。

军大的学员不仅吃得差,学习条件也很艰苦。他们在萧氏祠堂上课时,学员们以背包当“板凳”,膝盖当“课桌”,几百人席地挤一堂。

趣事 “晚点”不是夜宵是点名

在老人们的印象中,军大的学涯生活除了艰苦,也有不少苦中作乐的趣事。

陈振东说,在福建军大,中队长和区队长对同学和蔼可亲。他们的课程表上写着“晚点”,大家开始还以为是夜宵,心里暗喜,后来才知道是晚上点名。

还有一件趣事是关于厕所的。同学刚进校时,别墅没有厕所,区队长每天晚上悄悄地向老百姓借尿桶摆在天井里,让同学们半夜小便,一早就拉走。同学们发现后于心不忍,天一黑就争着去借,早上争着拉走。

为了解决如厕问题,学员们在农民的果树边挖几条沟,再向农民讨些稻草编成一米多高的篱笆,大小便都拉在土沟里,满了再用泥土填平。这种自制的毛坑经济又卫生,还能为农民的果树增加肥源,农民很满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