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今日关注·本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宋代福州为何出现欧洲才有的玻璃工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解读文儒坊唐宋遗迹
宋代福州为何出现欧洲才有的玻璃工艺

通过对唐罗城夯土层的清理,考古队员发现,罗城建设很讲究
城墙的夯土层为一层红土接一层灰土,考古队由此推测,工人们应该是先铺一层红土,用力夯实后,再铺另外一层土
▲这是唐代的碗,花纹和釉彩很漂亮
出土的瓦当
宋代地层里发现了炼制玻璃的残渣,专家介绍,当时只有意大利的威尼斯人拥有玻璃制作工艺
 

【解读晚唐遗迹】

罗城地基深达4米 全国少见

“威武军衙内,在屏山前九仙、乌石山间朱笔一圈,批云‘照此建城’”,“择于天复元年二月二日兴工,自东南起造,土木石大小工匠,共800余名,而土木大兴,过有两旬,威武将军又传令承造……”这两段摘自《闽都别记》里的文字,讲述的便是节度使王审知建罗城的故事。

此次文儒坊西段遗址的考古发掘,揭开了这座“唐罗城”的面纱。此次发现的罗城城墙遗迹,由夯土墙体、两侧石砌墙基及外包城墙砖等组成。专家介绍,这段城墙做工非常考究,地下的夯土基础深达4米以上,全国少见,也与史书上记载的“(大城,即罗城)基凿于地十有五尺”吻合。

另据介绍,遗址内发现的一口水井,是在城墙原址上打下去的。考古队员在清理这口水井时发现:井壁,也就是城墙的夯土层,为一层红土接一层灰土,考古队员由此推测,夯筑城墙时,工人们应该是先铺一层红土,用力夯实后,再铺另外一层土,期间还加入碎石、木条,让基础更坚固。

此外,在一处城墙平面上,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大小不等的夯窝,以及城墙夯土之间的红褐色沙土带,说明当时先夯筑内侧城墙,再夯筑外围。工具、时间不同,所以留下了痕迹。

【解读宋代遗迹】

宋代福州贸易发达 遗址上曾设立“西市”

此次考古发掘,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宋代房屋遗迹出土的文物里,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暗红色块状物,摸上去带有玻璃的光滑感。一开始,考古队员不知道这是什么。社科院专家鉴别后,给出了一个惊人答案——这些是炼制玻璃的残渣。

专家认为,这些残渣出现在遗址的宋代地层内,说明当时的三坊七巷,已经有了制作玻璃制品的作坊,但当时拥有玻璃制作工艺的,只有意大利的威尼斯人。

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推测,在宋代,玻璃制品是很贵重的商品,需要昂贵的丝绸瓷器才能从外国人手里换得。三坊七巷出现玻璃作坊,有两个可能,一是当时的福州人已经掌握了制作玻璃器皿的技艺,二是有外国商人在此加工玻璃器皿销售。

郑国珍介绍,宋代,中国社会发生质的变化,开门设市贸易发达;唐代的长安城,已设立东西两市进行交易买卖,宋代的福州城内部,可能也有东西两市,由于此次发掘的遗址位于福州城西侧,说明遗址上可能曾设立了专门进行商贸交易的“西市”。郑国珍说,街巷两边的店面开间差不多大,房子之间还有排水管道,还有玻璃残渣、大量瓷器残片出现,都说明这里曾是一处贸易场所。

“这么多的瓷器及碎片的出现,不太像居民生活所用。”郑国珍说,遗址边上是安泰河,水运便捷,瓷器可能是曾经的商贸区里主要的商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