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海峡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台湾固定献血者达八成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2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固定献血者达八成
献血车开进乡镇,无偿献血率达到8.13%
马英九曾捐血一百八十次(资料图)
“峨嵋号”献血车旁,许多人坐等献血。车内一名年轻人正在领取无偿献血表格,准备报名献血
 

N本报驻台记者 关永辉

本报台北专电 福州最近出现血荒问题,医院动员患者亲友献血,可以优先用血。这种被称为“互助献血”的献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用血紧张,却也引来了争议。海峡对岸的台湾临床用血情况如何,民众献血踊跃否,是否存在血荒?本报驻台记者近日采访了台湾血液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与街头献血点。

现场

市民街头献血 人多领号排队

台湾血液基金会承担全台的血液采集与供应(类似大陆的血液中心),在全台设有许多处固定的献血室和街头献血车。2月27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台北西门町附近,看到停靠在路边的“峨嵋号”献血车旁坐着十几位等待献血的市民,他们凭着拿号顺序排队献血。

献血车屏幕显示,当天已有48位市民前来献血。该献血车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下午1点至晚上9点,按这种速度,这天到该献血点的献血人数超过100人。

台湾血液基金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台湾在多年前医疗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去年台湾的献血率已达到8.13%,即每100人中超过8个人献过血,这比例超过5%的国际门槛,甚至比欧美发达地区还高。从无偿献血制度实施至今,全台已有700万台湾人献过血。

2010年台湾总的献血量接近251万袋(每袋250毫升),共有230万人参与献血,其中固定献血者达八成左右。

“台湾偶尔也会出现季节性用血紧张,但还不至于影响到临床用血。”台湾血液基金会公关处处长丛萍告诉记者,每年的春节,台湾会出现用血紧张状况,针对这一现状,血液基金会提前一周通过媒体呼吁市民前来献血,不少台湾政要、名流都会走上街头献血,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每年台风季节也是如此,血液部门提前一周呼吁市民多献血,以备不时之需。

福利

九成五人入医保 医疗用血全免费

台湾的无偿献血制度早在1974年就开始实施,而在这之前台湾的医疗用血,几乎全是有价供应,出现众多专门以卖血为生的群体,问题丛生。随着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与人们意识的培养,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用血紧张的状况得到扭转。

丛萍说,在七八十年代,台湾的用血也一度紧张,也对无偿献血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无偿献血者自己今后可以无偿用血,也会让那些献过血的人或其家属先动手术,直系亲属也可免费用血多少毫升等,以提高人们的献血积极性。不过,随着1995年台湾全民健保的全面实施,这一措施不再奏效了,因为95%以上的居民都加入医保,人们医疗用血免费。

措施

培养捐血义举 从小学开始

丛萍告诉记者,解决献血量不足的问题,奖励手段只是其中一种,方法还有多种多样。在奖励方面,血液基金会推出积分制度,每献一袋血得多少分,可换什么礼品,献血总共达多少量,可换价值更高的礼品。

当然意识的培养远比物质奖励显得重要。在台湾,血液机构总不失时机地宣传“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理念,这也成为台湾众所周知的口号了。教育部门将血液知识和捐血观念纳入中学健康教育教科书,举办校园健康讲座,宣传捐血救人的义举,让人们从小就树立无偿捐血的观念,捐血机构定期邀请中小学生参观捐血中心,观摩捐血过程。

公职人员对献血率的提高起到带头作用,台湾“行政院”及所属机构在推动人文关怀要点中明确规定,鼓励公职人员踊跃捐血,并与捐血机构配合,举办捐血活动。目前,许多公职人员发

挥了无偿献血的模范作用。为了让人们多献血,血液基金会更多的是通过媒体呼吁,与社团互动。比如企业老板不但自己献血,而且还会带动企业员工。

据介绍,目前全台共有6个捐血中心,分别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莲,每个中心又有众多固定与流动的献血车。其中流动的献血车定期行驶于偏远的社区,方便那里的人们献血。

公信

血站账目透明 工本费30年未涨

慈善是阳光下的事业,台湾无偿捐血制度实施以来,血液部门每年都将账目向社会公开,每年人们献了多少血,血液基金会供出多少血,这些均一目了然。

在台湾血液基金会的网站上,人们可以查到最近八年来的每年总献血量、用血量等信息。同时,还能查到每年的财务情况,如业务总收入、利息总收入、业务费用、人事费用、管理费用等。

台湾血液基金会的人士说,前几年他们还实施过一项制度,即献血者的血被用到哪位患者身上,基金会都以信件方式通知捐血人,让捐血者知道自己血液的去向。后来由于血液分离出的血品越来越细,比如一袋血最终可能有好多位患者在使用,工作量太大,此外有献血者会骚扰输血者或有其他企图,这项制度最后未再继续实施。

目前,基金会的经费主要来自“工本材料费”的收取,即捐血中心不付给捐血者报酬,但要向用血单位收取每袋500元(新台币,下同)的工本材料费,这一费用主要是用来抵付血袋、检验、保存、宣传、增加设备、人事办公等开支。丛萍说,该定价标准已实施了30年,而在这30年里,血液的检查项目越来越多,物价不断上涨,各种成本都在增加,但血液的工本费一直未提高。

丛萍说,这么低的工本费确实让基金会的运转压力不小,因为该中心完全是自收自支的单位,财政不出一分钱。当然这么低的工本费也让民众不会萌生“血液机构靠卖血挣钱”的念头。

条件

提升血液质量 严规捐血者条件

近年来,台湾出台一系列法规以保证血液的安全。在台湾,在每个捐血点的醒目位置都会摆放“诚实捐血行动”、“提醒您,不是每个人都能捐血”等海报。至于捐血者的条件,“卫生署”发布的“捐血者健康标准”严格规定了暂缓捐血的18种情形和永远不接受捐血的9种情形,如曾在72小时之内拔牙的、一年内曾刺青的、一年内曾接受输血的、曾在一年内前往限制疫区的,暂缓捐血;曾有吸毒或慢性酒精中毒的,曾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艾滋病的,有男性间性行为的,曾从事性工作的等情形,永不接受捐血。

对有不好开口的疾病或性行为的献血者,台湾各血液中心就采取“良心回电”机制,使他们可以在当时或事后主动告知,废弃其所献的血液。

□链接

小马献血180次笑称自己是血马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从大学时代就开始捐血,后来中间中断了很多年,直到1986年才又开始恢复捐血。捐血次数最多的时间是他担任台北市长任内。他回忆说:“那时我中午一边捐血、一边吃午餐,看一段新闻后,再睡一觉,感到非常快乐。”

马英九说,自己共捐血180次,其中8次得到颁奖表扬。他过去献血之后,走在街上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可能中间就有一位用过他的血,那种感觉很好、很温暖。他笑称自己是“血马”,不是热血青年,而是要迈向“热血老年”。

牛排和大鹅奖励爱心人

台湾春节期间也会有季节性血荒,高屏澎地区每天约需1100袋血液,但台湾民众忌讳在过年期间捐血,还好每年此时都有“千人捐热血”活动,屏东是奖励献血者一只大鹅,一天就募集了5000袋血液。台湾血液基金会也会和相关的企业一起搞活动,比如5000张免费牛排套餐礼券送给捐血人,曾在全台40个指定捐血站吸引大批排队人潮,没多久就额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