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儿玩转京剧脸谱
织缎巷曾是丝织一条街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织缎巷曾是丝织一条街

织缎巷
 

N栏目主持 苏燕梅 孔瑜

沿着福州鼓楼南街到安泰中心附近,可以看到一条小巷,巷尽头连着东泰路。小巷的名字很特别,叫织缎巷,不过行走在小巷内,除了商铺里传出的叫卖声外,已听不到织布声。这条小巷见证了福州纺织业的发展史。

住在附近的市民齐先生告诉主持人,织缎巷以前叫嘉荣坊。到了宋朝,织缎巷成为有名的作坊一条街,绣工穿行其间,日夜劳作,所以大家就把它称为织缎巷。

宋代福州丝织业发展繁荣,福州曾发掘出的南宋黄升墓,就出土了服饰及丝织品354件。丝织品可能是当时福州对外出口的一种主要商品,城内水运发达,安泰河就在织缎巷的边上,原材料和产品都可以通过安泰河运到闽江,再由闽江运到各地。

到了元代,织缎巷就更有名了,这里成了文绣局所在地。作坊中女绣工和染漂男杂役工都在一起工作,多时可达数千人。闽海道知事范椁曾作《闽州歌》:“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围绷坐肆杂男女……”

清朝叶观国还曾作诗“清歌采后围绷散,好把新丝绣范公”,说明当时这里仍有织布绣花的作坊。

齐先生还说,以前织缎巷巷道弯弯曲曲,民居鳞次栉比,巷弄交叉错综复杂,当时闻名全城。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进行“旧城改造”,将织缎巷去弯取直并拓宽,才有了现在的织缎巷。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