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杨梅香 林继学 吴佳弘 张帆 李秋云 田米 黄启鹏 黄谨文/图
核心提示
这一天,泉州市区的40名环卫工实现了一个很奢侈的愿望:放假休息一天。
这一天,100多名志愿者顶班当上了城市的美容师,为环卫工们带去了快乐和温暖。
环卫工,城市的美容师,每天都在行走扫街、拖运垃圾……放一天假好好休息,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但城市的清洁,一天也离不开他们。为此,2月28日起,海都“阳光行动”携手泉州爱心公益协会的义工们,发起“给环卫工人放一天假”行动,在“3·5学雷锋日”的前一天,组织环卫工们春游踏青,让志愿者们拿起扫把替环卫工扫街。
活动原本组织50名志愿者,但征集令一发出,就立即得到泉州市民的热烈响应,短短4天,就有70多名的热心市民报名参加,这其中,有稚气可爱的小孩、有活泼开朗的初中生、有满头银发的大妈大爷、有热爱劳动的外国友人……大家的愿望是一致的,实现环卫工的这个愿望,让他们好好休息一天。
昨日一早,天空飘着丝丝细雨,加上泉州义工俱乐部的义工们,100多名志愿者走进泉州各个社区,当上城市的美容师,拔杂草、捡垃圾、扫枯叶。而来自霞淮社区、东美社区、云山社区、东淮社区、水门社区和金山社区的40名环卫工,则换下橙色环卫服,穿上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新衣,带上自己的孩子,踏上开往春天的大巴,逛公园、赏桃花、吃美食……
放假:
“天天盼、天天盼,终于盼到了”
开元寺里,尽享天伦之乐:
“难得一天清闲,在这里坐坐就好”
63岁的吴许育阿伯和老伴,都是水门社区的保洁员,昨天,夫妻俩一同放假,乐呵呵地带上了小孙女。夫妻俩是莆田人,不过来泉州十多年了,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话。“呵呵,让她们去逛吧,难得有一天清闲,在这里坐坐,抽根烟就挺好的。”老伴和孙女跟着大部队逛开元寺去了,吴阿伯却选择坐在大树下,安静地歇歇脚,好好地抽根烟。他说,自己扫的路段离芳草园就几步路,但也没闲暇去逛,有得放假真好。
在开元寺大殿前,张泽华和同伴,虔诚地点了炷香拜拜。“求一家人一年平平安安!”在他心里,平安是最大的福气,有平安才有一切。
55岁的张泽华,来泉州后就在霞淮社区当保洁员。“我扫的路段,那是肯定很干净的,连旁边的居民都夸我呢。”老张说,干他们这行的,就是再热、再大的雨都得出门,整天在路上走,每天基本上得从一早4点多忙到晚。
不过,老张说,既然干一行,那就要把事情做漂亮了。他很自信地拍胸脯说,自己负责的路段,从来都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连烟头都不会留”。不过,老张有烦恼,常常是自己前脚刚打扫完,路过的人就随手把垃圾一丢,瓜子壳一吐,他上去劝说有时还会被骂。“真希望,乱丢垃圾的人越来越少,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
自助午餐,爱吃什么随便拿:
“从没来过这种地方,真新鲜”
“这家伙,太高兴了,早餐都没吃就出来了。”东美社区当环卫工的王女士,带着3个漂亮的女儿来玩了。一家四口,都穿上新衣服,头发梳得好好的。这不,光顾着梳妆打扮,高兴得连早餐都没吃。10点多,她6岁的二女儿小佳和4岁的小女儿小敏喊饿了。“来,我这里有好吃的,喏,蛋黄派、果冻……”来自水门社区的吴阿姨,热情地把零食递了过去,这把两个小姑娘高兴坏了。
不过,让他们更高兴的,还是午餐。吃午餐时,大家来到西湖公园旁的一家自助午餐店,爱吃什么,就点什么,“从没来过这种地方,真新鲜”。饭、菜、汤、水果、果汁,爱吃什么就拿,这让小佳和小敏乐坏了。其他人也是,逛了一上午都饿了,这一次出来玩,又跟家人、同事一块吃,格外有滋有味。
闽台缘博物馆,大伙儿目不暇接:
“终于可以好好看看第二故乡了”
奇妙的巨幅爆破画,好玩的木偶,奇特的闽台风俗……跟着讲解员的脚步,昨天下午,“春游团”走进了闽台缘博物馆。“哇,你看这里有将军哇!”“奶奶,快看,狮子!”大多环卫工都是第一次来闽台缘博物馆,孩子们兴致高,大人也看得目不暇接。
“咦,这个不是风车吗,还有水车!咱们老家以前也有哦!”走过古农具展区时,有人高声跟一旁的老乡说,一脸兴奋。说话的,是东美社区的环卫工老傅,他说眼前的一切让他想起了老家。“已经10多年没回四川老家咯!小孙子都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没回过老家!”10多年前,老傅夫妻俩来到泉州,分别在两个社区做保洁。当年,儿子还没成家,一转眼,孙子都上六年级了,一家几代人算是在泉州扎了根。
“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哦!没什么机会好好看看。”说起这些,老傅很感慨。他和孙子鹏鹏紧紧地跟在讲解员后面,认真地听,仔细地看,生怕漏了什么精彩的地方。老傅说,在泉州呆了10几年,借着这难得的一天假,终于可以好好看看第二故乡了。
顶班:“今天才体会到,环卫工太辛苦了”
30多名义工冒雨拔杂草:
“今天才体会到,环卫工太不容易了”
昨天上午8点半,30多名身着红色马褂的义工,在鲤城海滨金山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社区的各个角落。一个早上,他们拿着小铁铲,蹲在绿化丛中铲杂草,再从墙根墙脚挑出塑料瓶、纸张等垃圾。绿化带上湿漉漉的,才一会儿,他们的双手已经沾满了泥,有的衣服、裤子也湿透了。忙了一个早上,不少人腰酸背痛,不由感叹,“今天才体会到,环卫工不容易,太辛苦了”。
25岁的小汤是工厂的车工,昨天,他特地请了假,来给环卫工顶班。他说,环卫工一年到头几乎都没假期,“我们利用空余时间,来顶一天班,给他们腾出时间休息,觉得很开心”。
在金山社区南区,7岁的小朋友黄思锦跟妈妈一起来帮忙,小家伙蹲在墙脚下,学着大人们有模有样地把枯枝、落叶、杂草铲成一堆。妈妈说,带小孩子来参加义工活动,就是想让他从小学会如何去帮助人,让小孩子更富有爱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来关心环卫工,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带队来参加活动的义工小王说,他们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换得环卫工一个休息日,让他觉得很有意义。“顶环卫工的班,也能切身体会到他们劳动的辛苦,今后,将更能理解他们。”
65岁的老刘积极参加:
“这活动非常好,让大家知道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上午8点半,来自霞淮社区的30多名志愿者早早地集合完毕,大伙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畚斗,个个精神抖擞,很快便投入到一天的环卫工“体验”中。
从霞淮街到菜市场这段路是上午主要的打扫区域,大伙分散开来,在路上寻找垃圾,连角落里的一片纸屑也不放过。
“在学校时经常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的,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走上街头扫地。”小洪是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一名党员,扫起地来格外认真。
志愿者中除了有年轻人,很多都是社区退休的老人。虽然年龄大,但扫地的动作利索,走路也很稳健。73岁的魏阿婆是社区老人协会的,平时就经常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是一名十足的积极分子。听闻这次海都阳光义工要给环卫工顶班,她立即报名参加。
65岁的社区老党员老刘也积极参加:“环卫工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天天都很辛苦,给他们放一天假,让他们出去玩一玩,这样的活动非常好!”他觉得借由这个活动,应该让周围的人都意识到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从而形成自觉。
洋厝边认真扫地不休息:
“要是有时间,再多打扫一下就好了”
东美社区,洋厝边搭档小朋友、公务员、车间女工和学生齐上阵,无论是井盖缝里的烟头、树下的快餐盒、绿化带里的塑料袋,还是果皮纸张,通通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杨先生是个公务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平时多是脑力劳动,帮环卫工扫地是体力劳动”,二者结合,这也算是一种放松。
11岁的李子逸小朋友早早完成了周末作业,独自一人来参加打扫。她拿着镊子和夹子,猫着腰,主攻地上的烟头和绿化带里的杂物。遇上卡在井盖缝里的烟头,她就把工具放在一旁,徒手捡起来。
伍堡社区的洋厝边麦克特意抽出下午的时间,赶来参加。无论是小吃店门口的废弃纸巾,还是彩票店门口的烟头,就连修车店门口的塑料包装袋,他都一一打扫干净。社区工作人员曾问他是否要休息一下,麦克摇头又摆手地说:“No,no。”那股认真劲,连社区张副主任都被打动了,“外国朋友打扫得真是很仔细啊!要是我们社区里的店家都能像麦克一样打扫,把门前三包落实到位就好了”。
麦克还说,刚才经过的时候发现中心客运站附近挺脏的,要是有时间把那里再打扫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