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民情一线通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金牛山体育公园 景观灯为啥不亮?
大堆渣土拦路车辆难行
公交站牌躺倒乘客只得弯腰看
小区楼下垃圾成堆
老人乘公车 发现“截币哥”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乘公车 发现“截币哥”

 

N本报记者 朱敏敏 吴臻 实习生 兰淑华

本报讯 城市的街头巷尾,每一个白天黑夜,都有新闻发生。每天,我们都会接到许多读者的报料。连日来,本报推出了报料王系列,读者报料的热情高涨。又到了评选一周报料王的时间了,经过层层评选,上周的报料王名单出炉了!他是3月3日《福州公交车上现“截币哥”》的报料人林先生。

林先生,年近六旬。他说,来福州两年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便是看《海峡都市报》,拿起海都报,读着新闻,觉得自己的新闻嗅觉也越发地敏锐了。“多挖掘身边事,寻找好线索,向海都报报料。”这便是老林的报料心得。

说起这回独家报料的鲜活新闻,老林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老林说,当天,他乘坐前往火车站方向的K3路公交车,当时车上比较拥挤,不时有人从后门上车。他发现,不远处,一名1.8米高的男子很热情,每到一公交车站都主动伸手,帮从后门上车的乘客们传递车费。他正被这股乘客间浓烈的信任感感染着,可多观察了一会儿,他却发现了那名1.8米男子“天大的秘密”——先把后门上车的乘客的车费收纳,借着拥挤的车厢,把钱款往兜里塞,后把公交车卡往前传。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有人这样‘截币’,觉得很新鲜,也很不应该。”林先生说,车厢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发生了许多事情,都能折射人的本性,每一站他收纳的钱款不多,但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小,这明显是利用了乘客的信任感,该让媒体好好曝光下。想到这,他第一时间掏出手机,给968111独家报了料。

“没想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个料,不单线索被采用了,还被评上了报料王。”老林乐呵呵,以后还会多给海都报报料,争取发现更多的新闻。

目前,读者可通过以下8条通道向海都报报料,线索费最高2000元。

补评2月24日A2版《男子开车撞人逃逸初三少女花季凋零》,林先生拨打968111,线索费50元。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