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志宏 王浩志 文/图
本报讯 “我们是农民工学校的,我们需要2000斤”、“我们是敬老院的,我们要700斤”……前几天,安徽菜农小张,拉着几千斤的青萝卜来榕,由于缺乏前期的调查,导致这些营养价值高、口味好的青萝卜,因为外形太怪而滞销。小张决定,萝卜全部白送给需要的人,这件事经过本报报道(3月2日A22版)后,不少市民纷纷打电话给小张,希望购买这些萝卜,不过小张却没有食言:只要有需要,萝卜全白送。
“虽然是赔本了,但我收获的是爱心!”前天上午,小张拉着一车的萝卜赶往位于洪山桥附近的洪山老年护理院,在车上,小张对记者说,前天上午他接到老年护理院负责人谢女士的电话,得知这家老年护理院需要700多斤的萝卜,他立即答应送货上门,不仅白送萝卜,还贴上了油钱。不过小张有自己的看法:“这种青萝卜有顺气的功效,老人家吃了很好。反正萝卜也没啥销路,给了这些真正需要的老人,我心里舒坦。”
货车拉着萝卜来到洪山老年护理院,该院的谢院长高兴极了,连忙张罗工作人员推来推车,帮忙将车上的萝卜卸下,运往护理院的厨房。她告诉记者,她看了报道后很是同情小张,于是就打算给小张一些帮助,购买一些萝卜给一些卧床的老人家吃,让他们顺气通便。说话间,谢院长掏出钱打算给小张,可是小张极力推辞,说什么也不收,之后一溜烟爬上货车就走了。
小张说,除了给这家护理院送去了700斤外,他还给一所农民工的学校送去了2000多斤的萝卜,还有一些热心的单位也分走了几百斤,就一天多的时间,3000斤的萝卜送光了。据介绍,在本报报道他萝卜滞销的消息后,很多市民和单位都打电话给小张,希望通过购买萝卜来帮助小张走出困境,但小张仍然坚持不收钱白送,很多市民甚至在拿了萝卜后直接丢下钱就跑了,让小张十分地感动,他说:“在福州收获的爱心要比卖萝卜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