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武钢养猪”与转型的困惑
工作PK孩子
女公务员偷飞机救生衣劣根性从何而来?
□网友说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钢养猪”与转型的困惑

 

N吴睿鸫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近日透露,今年武钢准备斥巨资建万头养猪场,而且年内就出栏。在钢企普遍微利的背景下,这是武钢“非钢”转型计划及多元化发展的一部分。这引发热议。(3月8日人民网)

武钢之所以把养猪提升到新的发展战略高度看待,原因很简单,现在养猪比炼钢更赚钱:目前钢材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已近26元,一公斤钢材难抵四两肉。趋利避害是企业的本能,武钢青睐养猪业不足为奇。

然而,养猪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2009年起猪肉价一路走低,从2011年四五月开始,才回升并进入盈利期。如今许多大企业,比如联想、网易等,都把巨额资金投向养猪业,这会否导致新一轮的供大于求,肉价重现2009年的低迷状态?市场行情翻云覆雨,谁敢保证投资养猪业就一定赚钱?

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所有企业都玩得转,一旦决策不科学,其主业都要受拖累,带来一系列负面效果。当然,武钢把养猪定义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有“难言之隐”。至少未来五年内,钢铁工业都处于微利和经营非常困难的境地,这是业内的普遍判断。为了生存发展,武钢不得不作出“非刚化”的战略决策,但“非刚化”是否就等于进军养猪业呢?除了这个,还有没有更稳妥可靠的转型计划?从目前情况看,武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看哪个行业赚钱快就跟着介入。“武钢养猪”反衬出我国国企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其困惑已成为一个共性问题。

我国内需消费长期以来难以真正提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上出口贸易不可持续,这些因素正倒逼中国企业进行艰难的转型探索。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少交学费?这不仅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也是国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