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皖四名女公务员
上榜理由:她们乘飞机离开厦门时被查偷走飞机救生衣,只为回家游泳用
N望桉
近日,安徽4名女乘客乘飞机离开厦门时被查出偷走飞机救生衣,她们是参加单位组织旅游的女公务员,自称不知道飞机救生衣不能“拿”,觉得回家游泳可用便“拿走”。机场警方表示,她们涉嫌违反民用航空法规定,将面临10~15天的行政拘留。(3月8日新华网)
她们的涉案金额虽不多——救生衣造价在300元~600元,但导致的安全隐患极大。办案警察说,救生衣是用来预防飞机紧急降到水面时保命用的,“每一个‘顺手拿走’救生衣的人,很可能带走的就是一条人命。”
以上应急知识,不知这些女公务员是否知晓?不知道也没什么,别做蠢事就行了。可让人诧异的是,她们被逮后还说不知道这样做犯法,这不禁让人想起孔乙己那句强词夺理的名言:“窃书不算偷。”
公共财物不得随意侵犯或占为己有,这是小学生都了然的常识,怎就她们一无所知?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也不当回事,所谓的“不知道这样做犯法”不过是托辞而已。
每一个有违常识的举动背后,总有孵化它的环境与之呼应。比如很多人在家很讲卫生,到了公共场所却随意扔垃圾,症结就在于他们身处在即使不讲公德也不会受到任何惩处的环境下,久而久之,也就把“自私”当作理所当然。
同理,如果把这些女公务员顺手捞便宜当作“果”的话,我们不难倒推出那个“因”——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她们“拿走”本属于公物的东西,结果没有事;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以逞个人之欲,结果还是没有事。长期厮混在“拿来主义”的环境下,一个人怎可能不失去法律规则意识乃至起码的公德意识?
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四名女公务员前后排坐着,“拿走”救生衣属不约而同的举动。这说明什么?说明“不拿白不拿”已成她们的集体无意识。一起小小的案件,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贪婪以及滋生这种劣根性的环境——不受或少受约束的公务员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