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重要数据一览
■CPI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新低
■PPI与去年同月持平
■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3.0%
■人民币贷款增加7107亿元,存款增加1.60万亿元
N综合
本报讯 根据国家统计局9日的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新低,环比下降0.1%,好于此前人们的预期。
据测算,在2月份3.2%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今年前两月CPI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3.9%。
根据央行数据,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也就是说,银行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经历了24个月为负后,也首度由负转正。专家称,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腾挪空间加大。
食品价格成为2月CPI上行的最大推手,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
国家统计局分析称,2月份食品价格6.2%的涨幅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9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2.9%,影响CPI约0.90个百分点。另外,鲜菜价格上涨6.5%,水产品价格上涨7.5%。
此外,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与去年同月持平,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0.1%。
另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6.72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03万亿元,同比增长4.3%,比上月末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14万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上月末高5.8个百分点。当月净回笼现金8372亿元。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07亿元,同比多增1730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60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71亿美元。
□专家点评
随着季节转暖,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以及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房价有望合理回调,今年可望实现CPI的调控目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明
去年春节在2月,而今年春节在1月,所以致使2月CPI数据看似回落,实则未必下降多少。今年CPI仍不容乐观,通胀并未消除,仍需要警惕今年物价可能会出现反弹。
——著名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马光远
CPI同比的持续下行及负利率的消失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空间,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将有2~3次下调。考虑到中长期通胀压力仍存,虽然存准率有下调空间,但是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的可能性较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
2月CPI数据非常正面,控物价为主的宏观调控取向转为稳增长为主,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中性可能性较大,利好股市。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