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体温超38.5℃才需吃退烧药
胃肠癌易复发 术后标准治疗生存期更长
孩子健康需要“三营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育儿专家来支招——
孩子健康需要“三营养”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近年来,随着以80后为代表的新婚家庭逐渐增多,我国步入了第四轮生育高峰,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育儿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0万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或致残,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即便在城市家庭,婴幼儿的喂养也存在不少误区。为此,专家建议,科学育儿水平需从知识理念和喂养知识两个方面同时加强。

农村育儿观念仍较落后

一位多年从事婴幼儿成长发育的专家说,在一些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家长给孩子的辅助食物添加不科学,过早或过晚,有的孩子6个月就开始随大人一起吃饭,有的孩子一岁时还只吃母乳。正是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龄段的喂养方式造成孩子发育不良。还有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由于内心愧对于孩子,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吃,最终导致孩子过度肥胖或者出现厌食症。

要有营养素,还要讲究营养行为

针对科学育儿,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儿童营养喂养协作组组长丁宗一教授表示,营养素和营养行为、营养气氛三个方面都正确,才能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生长和潜能发挥。营养元素的缺失将为宝宝的生命质量埋下健康隐患,而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即“怎么吃”,关系着食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也影响着宝宝的身心健康。

“营养行为”是指母亲喂养婴幼儿或儿童自己摄取营养的行为方式,比如进食速度的快慢,是否偏食,是否边玩边吃等等。科学研究发现,进食速度快、吃大块、咀嚼少、偏爱某种食物等“肥胖样进食”会导致产生肥胖。“营养气氛”主要是指进食环境、摄食时的情绪、膳食习惯等。丁宗一教授表示,同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有的与人交往困难、急躁好斗,有的人际随和、恬静温顺,这种差别与哺乳时母亲的生理、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刚刚结束运动、愤怒、抑郁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其婴儿容易生长发育不良、哭闹、烦躁不安。

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们在给宝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元素时,也要控制和宝宝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注意宝宝的进食情绪。

多渠道获科学育儿经

家长如何获得科学育儿经呢?年轻妈妈喜欢买育儿教育书籍和光盘,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班,这都是提高科学育儿知识的有效途径。现在,不少新生代妈妈还喜欢上微博、亲子论坛等,也不失为是获取科学育儿知识的渠道之一。

日前,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就在微博赠送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儿科专家胡亚美教授联合多位专家共同撰写的育儿全书。涵盖了从妊娠前准备到宝宝7岁育儿保健知识的全部资料,其中还以大段文字记录了宝宝从出生后每个阶段成长所需注意的身体特征、护理喂养、疾病预防等相关信息。书中专门为爸爸妈妈设计了宝宝成长记录的部分,家长可以根据宝宝在每个阶段实际的身高、体重、胸围、囟门与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成为很多妈妈们育儿的必备书之一。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