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朱程程 吴舟
本报讯 一辆载满生猪的货车在福泉高速公路上疾驰,突然,一队警务人员迅速上前将其拦下。经检查,车上的16头生猪全部为“淘汰猪”,负责运送的3名人员当场被抓获归案。莆田市公安民警还顺藤摸瓜,将涉嫌销售病死猪肉的同伙黄某等人抓获。
经福建省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黄某等人销售的病死猪肉样本中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两种病毒,这些猪肉都会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昨日,记者从仙游县人民检察院获悉,目前该案经过审查,已移送法院进行进一步审理。
两个月卖出13吨多
去年年初,仙游人黄某在和生意伙伴苏某聊天时,说到最近猪肉价格上涨厉害,如果用劣质猪肉以次充好,利润就会很高。两个黑心商人此前一直合作“淘汰猪”(即养猪场不要的老母猪、病猪、残疾猪)的生意,当即一拍即合,开始着手合作销售病死猪肉。
去年5月,黄某雇用李某、黄某欣、黄某梅等人一起收购病死猪肉及母猪,随后转卖给泉州的苏某、冉某。据黄某事后供述,一般情况下,当下家货主需要“货”的时候,双方谈好价钱后,他们就会将病死猪肉送到枫亭镇某加油站附近,之后与卖家接头,把猪肉转移到自己车上,再从枫亭出发将货物转运给泉州下家。还有卖家也会主动联系他,双方就在秀屿一家木材厂附近进行交易。
据黄某交代,病死猪肉一般以每斤2.5元至3.2元收进来,以每斤3.8元至5.5元转手卖出,而当时正常的母猪肉大约一斤6.8~7.0元。
黄某还交代,卖家明确告诉过他这些肉是病死猪肉,而他也知道这些肉吃了之后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但因为病死猪肉比正常猪肉实在便宜太多,在利益驱使下,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收购、销售。
从去年5月至7月,短短两个月时间,黄某就向泉州的冉某销售了13吨多的病死猪肉,涉案金额高达26万多元。
问题肉加工成腊肉香肠
黄某把病死猪肉收购后,大部分转手卖给了泉州的冉某、苏某。
冉某在泉州租了一幢房子加工香肠,把病死猪肉运回到房子后,他们就用绞肉机把肉绞烂,加入一定比例的面粉、辣椒粉、味精等作料搅拌,通过熏烤等程序就制成了香肠、腊肉。
冉某说,他也知道这是病死猪肉,而且很多时候肉闻起来很臭。他们就是用这样的肉制成香肠、腊肉,然后卖给当地的食杂店、市场上的摊位以及私人经营的卤菜店。这些肉一斤通常能够加工6两或6两2的香肠、腊肉,他们先以每斤5.4~5.5元的价格购买,后以每斤7.5~10元的价格卖出去。
而另一个泉州买家苏某向黄某收购了12吨的病死猪肉,这些肉一般先运到他的冷冻库,随后分批卖给南安的一家火锅料厂。后来火锅料厂发现猪肉有质量问题,就全部退了回来。此外,有约700斤的死猪头销售给私人卤菜店。在他们的“巧手”加工下,病死猪肉变成了香肠、腊肉等加工食品出现在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