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美欧日联手施压中国稀土出口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欧日联手施压中国稀土出口
将向世贸组织提诉讼;中国表示将主动应诉
西方与中国争夺稀土话语权
稀土的一种——铒
 

N中新 环球 新华 财经 证券

核心提示

据法国媒体13日报道,白宫一名匿名官员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当地时间13日宣布对中国稀土出口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而欧盟和日本将会支持并参与其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当日表示,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而不仅仅在出口环节,相关措施符合世贸规则。工信部部长苗圩当日也表示,中方一旦被起诉将会主动应诉。

美欧日 要中国解除配额

中国商务部网站稍早前报道说,欧盟在近期可能再次就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向WTO提起诉讼。据布鲁塞尔的内部消息称,该诉讼将会很快提交,而美国和日本将会支持并参与其中。报道指出,欧盟已于2009年提出过类似的诉讼,要求中国解除对稀有金属产品的出口配额制度。

报道说,白宫一名高级官员透露,美国计划联手欧盟和日本应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做法表明,中美贸易关系将在选举之年出现新的紧张情况。有分析称,欧美直指中国政策核心,中国资源类产品正陷入国际社会的深度博弈之中。

今年1月30日,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就美国、欧盟、墨西哥诉中国对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争端案发布裁决报告,即中国以环境为由限制铝土、焦炭等9种原材料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及其他一些政策均不合理。三方指责中国的理由是中国对用于钢铁、铝和化工产品生产的铝土、焦炭、镁、锌等9种原材料进行出口限制,从而推高了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并使得中国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了“不公平优势”。分析认为,此案将为美国和欧盟投诉中国稀土材料的出口配额开创先例。

工信部 中国将主动应诉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3日表示,中方一旦被起诉将会主动应诉。苗圩说,中国对稀土的开发如果像过去那样私挖滥采,会破坏资源和环境,有些品种按照现在探明和实际的开采量可能只够20年。20年以后,全世界有些品种都枯竭了,这对全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损害。

“如果他们要起诉,我们表示很遗憾。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准备,一旦被起诉,我们要主动地去应诉,要去说明这方面的情况。”苗圩说。

据介绍,自2008年以来,为保护稀土资源,中国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实行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按照惯例,每年商务部会在年初和年终分两批公布获得配额的企业和配额数量。

统计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4750吨,仅占全年出口配额总量的49%,大量出口配额没有使用。2011年底,中国宣布将2012年上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额同比减少27%,全年预计出口总量为3万吨。2011年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总量为13.7万吨。

外交部 措施符合世贸规则

刘为民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说,稀土是一种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稀土对环境造成影响,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而不仅仅在出口环节,相关措施符合世贸规则。

他说,中国稀土资源占全球总量36.4%,但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多年来,尽管面临巨大环境压力,中国一直努力保持一定数量的稀土出口。今后,中国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并依据世贸规则对稀土出口实行有效的管理。

他表示,中方希望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也积极开发稀土资源,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也愿意在寻找开发稀土的替代资源、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与各国加强合作。

□解读

中国为何“吃官司”?

中国人民大学税收筹划研究室主任张中秀表示:“现在我们很多政策设计以及管理做得还不够漂亮,很容易授人以柄,诸如一些国家补贴、出口退税、配额制等政策设计,在WTO框架内肯定会吃官司。现在是全面博弈的时代,中国经济实力上来了,国外也开始重视遏制中国。”

WTO为啥不说美国?

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说,目前在全球已探明的1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占36%排世界第一,但美国的稀土储量也是排世界第三的,然而,美国却以保护环境为由,不开采本国稀土,而是购买中国的。美国有稀土储备却不生产,WTO也管不了他们。而当中国进行稀土出口配额时,这些长期以“泥土价格”买进中国稀土的西方国家,却因自己的利益空间被压缩,便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国表达不满。

中国如何自我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此前说: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可以做出一些表面上的让步,同时加强非配额、非关税措施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包括定价原则、征收资源税等措施来起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此前表示:中国不必要像西方要求的那样,放开出口限制,只要中国吸取经验对国内原材料生产和销售也采取一视同仁的限制政策,来符合世贸的相关规则才是关键所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