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蔡学伟 通讯员 杨延明 文/图
本报讯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不断创新质量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强市活动,全面提升莆田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为助推莆田跨越发展、建设宜居港城做出积极贡献。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全力实施品牌战略
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莆田市质监局科学制定符合全市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的品牌培育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全市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强、低碳型企业争创名牌,开展创建产品名牌、服务名牌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推动建立品牌创建示范区,在全市努力形成一批产业名牌、区域名牌,有效促进全市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
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9项,居全省设区市第四位;拥有福建省名牌产品153项,居全省设区市第五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项。2011年,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工业增加值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9.05%。
该局还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标准化基础建设年”活动,在帮助企业消灭无标生产、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的同时,积极动员、引导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类标准化活动,全力抢占技术标准制高点,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莆田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的4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2项福建省地方标准获批发布,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镶嵌首饰分技术委员会正式落户莆田,莆田黄石工业园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试点项目获批立项,有效推动“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变。
夯实质量基础 促经济转型升级
针对莆田市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情况,莆田市质监局开展了以“质量兴园”为载体的“质量兴县(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积极实施以“政府质量奖”为核心的质量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福建省政府质量奖”、“莆田市政府质量奖”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带动、提升全市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截至目前,莆田市四区一县已100%开展“质量兴县(区)”活动,全市1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00%开展“质量兴园活动,”30家中等规模、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企业开展“质量兴企”试点工作,银饰、木雕古典家具、制鞋等全市3大传统特色产业80家规模企业参加质量对比提升活动。2011年,莆田工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5.41%,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完善风险监测预警
莆田市质监局按照“科学监管、关口前移、打防结合”的方针,发挥质检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技术优势,组织专门人力、物力收集、整合、分析日常检验检测数据、投诉举报等各种质量安全信息,对区域性、苗头性质量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警、早处置,有效防止全市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2011年,莆田质监系统共完成产(商)品检验4918批次,完成特种设备检验7566台,形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数据分析报告12份、特种设备安全重要事项报告12份。针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莆田市质监局及时采取挂牌督办、重点整治等方式,切实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保障了区域产品质量安全。
突出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加工食品安全
该局持续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等级评定工作,深入开展食品重点整治持续年活动,针对不同行业食品企业特点,制定分类监管、检查措施,采取逢巡必抽方式,加大对腐竹、粉丝、果蔬罐头、食用油等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及乳制品、含乳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监控,打击使用有毒有害辅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莆田市质监局围绕全市10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集中财力、人力,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项目建设,加大质检技术机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投入,全面提升质检技术机构的技术能力、服务水平,为全市重点产业产品研发、加工制造、产品销售提供方便、权威的检验检测服务。
截至目前,莆田质监系统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级质检中心2个,国家浆纸产品质检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国家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检中心(仙游)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质监系统累计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0个,检验检测能力覆盖535类产品1956项参数,为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及重点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