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这里就是残障儿的家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残联康复教育中心附近,每月130元的出租房,成了残障儿们的“聚居地”;福乐幼儿园的成立,让这群人有了盼头
这里就是残障儿的家

这里的租金每个月只要130元,住着很多残障儿和他们的父母
听障儿康康,对色彩很敏感,颇有绘画天赋
 

N本报记者 江方方 张伟 王浩志 实习生 郑晓婕 陈锌 文/图

核心提示:从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像一只“落单的小鸟”。专家指出,只要早期介入康复,不管是听障儿童,还是脑瘫儿童,甚至是孤独症患儿,都有一定的恢复可能性,回归正常生活。但家庭的贫困,往往会延误他们的最佳治疗时期。

连日来,本报联合省残联推出“践行雷锋精神,关爱残障儿童”系列报道,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致电968111询问,这些来自各地的可怜孩子在福州生活得怎么样?热心读者表示,等到周末,一定会去孩子们的住所看看。

昨日,本报记者和爱心读者一道,走访了省残联康复中心附近的贫困患儿们的住所,这里就是他们在福州的家。

130元的婴儿车是家里最贵的物件

省残联康复教育中心,位于福州建新镇园亭路,走出大门,穿过一条小街,一扇深红色大铁门映入记者眼帘,随着铁门的吱吱作响,记者看到,院子几栋紧挨着的破旧民房里,住着几十户人家,这里,就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残障儿童的聚居地。

李月的个头不到1.5米,这位农村妇女常常推着一辆婴儿车往返于康复中心和“家”,这辆婴儿车花了她130元,是家里最贵的物件了。“阿福他爸看我实在抱不动孩子了,就咬咬牙买了一辆。”李月说,他们的钱必须省着花,因为家里还有八个老人要照顾。

阿福今年5岁,是一名脑瘫儿,这样的孩子在这个大院里随处可见,从表面上看,他们与健康孩子一样天真可爱。康复中心每天8点半开门,为了让阿福有足够的恢复,李月每天7点就起床,在家里给孩子做康复训练。“阿福,看妈妈这边,手举起来,抓住妈妈的鼻子。”这样的话,李月一天要重复上百次,因为阿福的肌张力太差,常常没有反应,李月叹一口气,然后继续微笑着呼唤。

下午5点,康复训练结束后,李月在路边的小摊买了份10元钱的菜,这足够母子吃上两天。然后,李月吃力地推着婴儿车回家,推开房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这里一整天都晒不到太阳,很潮湿,但租金只要130元。”李月说,便宜,是租住在这里的唯一理由。

福乐幼儿园里260个患儿正在康复

去年年底,我省第一所省属公办公益性残疾儿童特殊学前教育机构——省福乐幼儿园成立,这个免费机构对于租住在附近的“李月们”来说,是照亮他们前途的希望之火。李月在大院里的邻居林艳,刚到这里半年,她丈夫是个残疾人,在朋友店里打杂,一个月有一千多元收入,幸好有婆婆救济,否则她和自己的听障儿子康康,也许就过不下去了。她告诉记者,还好有福乐幼儿园,他们的孩子才有去处。现在,她跟着孩子一起上课,回家也学着老师的方法,给儿子做康复训练。

省残联康复教育中心负责人罗晓华介绍,老师一方面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另一方面也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康复医师的正确指导是疗效的前提,患儿家长严格的监督配合是疗效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这些儿童来说,0~6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抢救性治疗和康复的黄金期。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罗晓华说,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支持,国家“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及省委省政府助残工程“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都给孩子们提供免费康复训练。

据介绍,省福乐幼儿园主要对0~6岁先天听障、脑瘫、孤独症和智障儿童实行免费康复训练和学前教育,目前,有260个患儿在接受康复。对于极困难的家庭,给予患儿补贴150元生活费/月、往返交通费等。

征集令

为继续深化“走转改”,时值3月雷锋月,本报联合省残联,发起“大手拉小手,关爱贫困残障儿童”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爱心结对子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帮助、关心这个贫困群体,加入到这个爱心事业中。

本报作为发起单位,从省残联直属的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中,选出首批30位特别贫困的家庭,倡议市民可以通过结对子、捐款捐物等方式向这个群体伸出温暖之手。“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援助人可以指名把捐助款捐给一人或多人,可认捐一年,也可认捐多年(一人一年认捐为5000元)。户名: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账号:1402 0291 0901 4403 839开户行:福州市工行洪山支行(请注明:捐助残障儿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