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朱嘉怡
手持“手电筒”,站在幕布前,随着手腕手指的配合,直射、斜射、扫射、闪光,一道道或明或暗,或粗或细的光束,划过白色幕布,留下绿色的线条。短短2分钟,在3米×4米的幕布上就出现了一幅“龙戏珠”的光影画,之后,这幅画慢慢淡去……
花一年,研究“笔”“纸”
“其实,我是学工程专业的,因为从小喜欢美术,大学时就自费到上海美术学院学画画。”今年26岁的小刚,从事设计工作,自从两年前偶然看到日本一期综艺节目,画家和代人平利用光线作画,小刚就琢磨上如何用光线勾勒出梦幻般的画卷。
小刚说,看似2分钟就能完成的画作,其实前期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研究“画笔”和“画纸”。“一开始很单纯地找来感光涂料涂在画纸上,用一般手电筒尝试,结果根本画不出来,要么‘画纸’不吸光源,要么绿光一片。”小刚说。
“后来我上网店找材料,还被骗过。”小刚说,最后是向日本的朋友咨询,才了解到感光涂料能吸收的是LED的蓝素色光,“前前后后花在找画笔、画纸上的钱大概有4万多元呢”!
小刚说,别看3米×4米的“画纸”不到2毫米厚,那可是用感光材料涂了100多层呢。小刚也向主持人展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手电筒“画笔”。“我收集了各种颜色、大小的手电筒,有的是用验钞笔改装的,觉得顺手就用了。”
10秒钟,要想好下笔构图
找到合适的“画笔”和“画纸”后,今年1月开始,小刚一有时间就在“画纸”前练习。“我有绘画基础,主要就是要练手臂的稳定性,否则就画不直。另外,光有扩散性,手腕稍稍一斜,那出来的效果可是天差地别。”小刚说,除了练稳,还要练快,毕竟能留住光的时间不多。“10秒,两笔之间只有这么点时间,在这时间里,如不能即时画上,那么画就不成画。”
“刚开始时,每练上半小时,我就会觉得头昏眼花,甚至恶心想吐。”小刚说,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就是光线的缘故。因为用光作画需要将窗帘都放下来,房间变暗,而我又近距离接触LED的强光,看久了就头晕”。不过,现在小刚想出绝招,用偏光眼镜。“朋友看见我在暗房里还戴墨镜,以为我在耍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