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网记者 翁海霞
海都网讯 历史名城多有名楼,湖北武汉有黄鹤楼,江西赣江有滕王阁,湖南岳阳有岳阳楼,福州也不例外,拥有镇海楼,还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齐名。上周末,博友@楼外楼参观了福州的镇海楼,感慨颇多,随后从各方搜集镇海楼的历史和变迁,并在微博上晒出镇海楼的今昔照。
关键词:临江控海
雄伟、大气是形容镇海楼现状再好不过的词语了。站在镇海楼上,福州城尽收眼底,难怪当年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陈亮会写下《登北城镇海楼》诗文。
——@楼外楼
历史还原: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来到福州主持重建福州府城。他在福州城北的屏山之巅建造了城门的谯楼,作为福州其他城门楼的样品楼,所以称为“样楼”。作为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又是海船进出福州港的重要标志,有“临江控海”一说,所以改名“镇海楼”。
样楼按明代制式建造,飞檐翘角的两层城楼。清人谢章铤在光绪年间写的《重建镇海楼碑记》中说,此楼自明以来迭毁迭修,皆如原来的模样:高6.3丈(或说5.9丈),深7.2丈,广13.9丈,周围砌以5尺厚墙。
关键词:命运多舛
踏在石板地面上,抚摸着现在镇海楼鲜红廊柱、门扉,镇海楼的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六百多年间,它曾多次建造多次遭毁,经历了历史和岁月的无数考验。
——@楼外楼
历史还原: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算起,至今六百多年,镇海楼多次遭毁,但具体几毁几建说法不一,有说九毁九建的,也有说至少13次重建的。查其原因,有三次是遭雷击、两次失火、一次被大风吹倒,另有几次原因不明,最后一次是1970年人为拆除。
1933年,光绪年间重建的镇海楼毁于大火,同年十九路军从上海撤退福建发动“福建事变”,在镇海楼旧址上建起了军事碉楼。抗战胜利之后,闽籍议员倡议将碉楼改造为“林森纪念堂”,1946年,人们捐资,按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规格建造,历时两三年。此楼在1970年被拆除,36年后即2006年,福州市政府在原址上重建镇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