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们的美丽在蓝天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美丽在蓝天
厦航空中乘务部凭借甜美的微笑和细致的服务,赢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许;她们优秀服务的背后,埋藏着一个个令人感动、敬佩的故事
厦航空姐用甜美的微笑和细致的服务,赢得世界的赞许
 

N本报记者 周锡银 文/图

本报讯 “那段属于蓝天的33年,是我最美丽的回忆”,“我们已经把厦航当成自己的家,在这儿有一种归属感”……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厦航空中乘务部,她们中的每一员,用甜美的微笑和细致的服务,赢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许。

2010年12月,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空中乘务部,而其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8月的厦航服务队。20多年来,厦航以“微笑”服务享誉海内外,2010年获得世博园区最高荣誉的“优秀礼仪服务团队”奖,让更多游客记住了这个福建航空业的标杆品牌。

厦航空中乘务部优秀服务的背后,埋藏着一个个令人感动、敬佩和值得深思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这些“微笑天使”,了解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内心世界。

“那段属于蓝天的33年,是我最美丽的回忆”

刘莉——第一个从厦航退休的空姐

2012年2月23日上午7点10分,厦门高琦国际机场,飞往北京的MF8117缓缓起飞。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天或许仅仅是新一天的开始。但对于刘莉而言,这一刻让她终身难忘。用她的话说,那一天既有欢笑也有泪水,那一天几乎把她几十年的泪水都流干了,但泪是甜的。离开工作20多年的厦航,放下33年来的工作,眼泪里是不舍,回忆起在厦航的点点滴滴,刘莉的眼泪里是幸福。因为这一刻,成为了刘莉告别蓝天的最后一次飞行,而这一刻也给她33年的飞行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79年,中国民航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空中乘务员,当时17岁的刘莉经过层层选拔,如愿以偿地走上空中乘务员的岗位。17岁的她第一次离家,一飞就是33年。

“这33年来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晓,但我始终热爱着这份工作,热爱厦航。”想起第一次飞行的经历,刘莉仍历历在目。第一次飞行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首次登上飞机的她,内心充满了紧张和兴奋,当时飞机上有32名乘客,2名空中乘务员,而且飞行还要经过3600多米的高峰。飞行中,飞机颠簸得比较厉害,但仍然不能忘了给乘客提供服务。下了飞机,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989年,刘莉随丈夫来到厦航,开始了她的厦航飞行生涯。在厦航的20多年,让她对厦航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她眼里,厦航就像是半个娘家。

“那段属于蓝天的33年,是我最美丽的回忆”,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告别飞行的那一天,刘莉再一次流下了眼泪。她说,自己心里最难以割舍的是对厦航的感情,几十年来,厦航是她生活的重要部分,离开了厦航,她心里就变得空落落的。

33年,对她而言,恍如一梦。但这个梦又很长,从梦见自己当上空姐,到光荣从空姐岗位上退休,这一梦就是33年。33年来,她迎来送往500多万人次的旅客,收到1000多封表扬信。而她说,这是厦航成就了她。

“我们已经把厦航当成自己的家”

周梦娜、刘卉——在厦航近10年的东北空姐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工作只是工作,家庭还是家庭,工作的地方不能和家同日而语。但这在许多厦航空姐看来,“把厦航当成自己的家”却成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厦航有一种家的感觉,我们早已把厦航当成自己的家,在这儿有一种归属感。”周梦娜和刘卉在厦航工作的时间,转眼已有八九年。她俩都是从黑龙江来到厦航,从初到厦航到持续工作近10年,从对厦门的陌生,到在厦门定居安家,她俩毫不掩饰对厦航的热爱。

“厦航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就像家。”周梦娜说,四天中,她们有两天需要凌晨4点起床,刚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第一次飞行的时候还不舍得起来,但后来看到每个人都那么准时,自己就不好意思拖后腿了。如果因为一个人的迟到而延误了整个航班的飞行,就是对乘客的不负责,对同事的不负责。

在刘卉看来,厦航空姐个个都会互相帮助,年龄相仿的就像姐妹一样,年龄稍长的会像自家长辈一样关心新来的空姐,新来的空姐在厦航不会感到孤单,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总会有人帮你一把,有经验的空姐会不遗余力地帮助、辅导新来的空姐,这就是厦航的“传帮带”文化。

9年来,她俩从见习乘务员成长到乘务长,除了靠自己优异的工作表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长辈们的悉心教导和厦航的“传帮带”文化。

除了工作上的帮助,厦航在生活上还扮演了一个“娘家”的角色。她俩说,厦航对乘务员配偶选择的关心,让她们感觉就像是娘家在把关未来女婿,处处为她们设想。厦航空中乘务部副总经理庄秋红说,乘务员选配偶时,公司都会要求对方到厦航见个面,跟对方聊聊乘务员工作的性质,作息时间等,希望对方能够对未来的“妻子”多多理解和体谅。而这种感觉,让周梦娜和刘卉她俩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空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

尹晓敏——刚成为“新厦航人”的90后空姐

尹晓敏,3月1日刚刚成为厦航的“见习乘务员”。

谈到成为空姐的感受,她坦言,自己曾以为空姐是一份十分光鲜亮丽的工作,偶尔做一些倒倒水之类的事情。但是直到真正做了空姐后,才发现其实空姐比想象中的要辛苦很多,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肯吃苦的毅力,就不会走上空姐的岗位,更不会长期坚持在这个岗位上。

“来到厦航之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尹晓敏说,她是一名90后,去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厦航,从郑州来到厦门。在厦航的生活,让她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成熟。

尹晓敏说,厦航对空姐的生活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住在厦航生活小区内的乘务员要在10点入睡,早上洗漱后,必须把被子叠整齐。此外,在工作上,需要对乘客做到“三米之内有微笑,一米以内有问候”的厦航服务礼仪,这些都是新人不断需要适应和掌握的。

“有个别刚来的同事可能不适应就离开了。”尹晓敏认为,现在有一些孩子娇生惯养,可能无法适应凌晨4点多就起来上班的生活,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多半是因为着实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厦航。而她,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对于家庭和孩子,我们有太多愧疚”

已成家的空姐谈到家庭时,几度落泪。但为了工作,只能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谈到女儿,刘莉数次落泪;周梦娜在谈到自己年满6周岁的孩子时,也控制不住情绪流下眼泪。她们热爱这份工作,虽然爱自己的孩子,但身为厦航人的责任感,使她们每次回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

“我已经32年都在外过年了,陪家人的时间太少。”刘莉说,由于工作时间关系,20多年来,她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女儿,和女儿沟通太少,总觉得对不起孩子。虽然女儿已经长大了,但她心里的愧疚一直都在。但女儿的懂事让她感到格外幸福,她说她最开心的一天是在前年,自己下班回家后,女儿做好了饭在家等她,“第一次吃到了女儿做的饭,那种感觉很欣慰。”

“一个月中,我们有20天不在家过夜。”周梦娜在说到自己的儿子时,掉下了眼泪,孩子出生不久,她就上班去了,现在和孩子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基本上孩子休息放假时,她在工作,孩子上学时,她却在家休息。

而作为空姐,偶尔还有一些突发情况。周梦娜说,记得有一次她刚回到家,宝宝已经睡着了,长时间没见到孩子的她,抱着孩子和自己一起睡。但凌晨3点多,她突然接到电话,有一个紧急航班需要她帮忙,她亲了亲孩子的脸,把熟睡的孩子送到外婆的房间后万分不舍地离开了家。那一刻,对孩子的只有不舍和愧疚。

请您来投票评选“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

投票时间:3月15日—5月5日

投票方式:

短信投票:省内中国电信用户(天翼手机)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592460”;

省内移动用户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21758”;

省内联通用户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5582806”。

1.同一手机号码限投30票,每条短信每次可输入1个不同的参评编号进行投票;2.本次短信投票仅收取通信费,免收信息费。

网络投票:1.本次网络投票平台设在东南网(http://www.fjsen.com),投票用户必须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用于抽奖),主办单位对投票人信息严格保密;2.如果发现刷票,将删除票数;3.一个IP地址每日限投十票;4.一个身份证号码限投一票。

奖励办法:

为鼓励大家踊跃参与,本次投票每周抽奖一次,产生十名中奖者,每名奖励500元话费(直接充入中奖者手机号)。中奖者手机号将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电视台、东南网公布。

整个活动投票结束后进行一次大抽奖,奖励拟为:A.一等奖一名 价值壹万元奖品B.二等奖二名 价值伍仟元奖品C.三等奖五名 价值贰仟元奖品D.鼓励奖十名 价值伍佰元奖品

中奖者手机号将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网公布,凭身份证和手机号码领奖,偶然所得税由获奖者本人承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