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品牌领show
3上一版  下一版4
 
越调控越从容越美丽!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2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调控越从容越美丽!
本报记者专访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
 

N本报记者 姚志梅/文 张超晖/图

重压之下,谁能临阵不乱?

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刚刚结束的两会传来明确信号,中央对房地产调控一如既往,坚决有力。而作为身处其中的地产企业,如何持续以往的繁荣?

或许,有的企业现在才开始想对策,却为时已晚!

远望的人,早已“先人一步”,尽可以从容接招,逆风飞扬。A股上市的泰禾集团,便是其一。

追随泰禾发展的脚步,会发现在调控的重压之下,企业所散发的自信以及良好的市场表现,让人不得不对其关注有加——越调控,越从容,越美丽!

凭什么,在全球经济走势不明朗、国家房地产调控无丝毫松动迹象的大背景下,泰禾集团能逆市发展?

3月2日,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详细而又深入地畅谈了泰禾集团“百年大计”。从这些对话中,我们不难感受那种运筹帷幄的自信、由心而生的从容,再度让人体会那深藏其间的大手笔、大智慧。

拒绝高价拿地 潜心资本运作激活“造血”功能

谁都知道,地产与金融、资本,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密不可分。

“泰禾从一开始,就洞悉二者的利害关系,积极寻求,把握时机。”面对记者的采访,黄其森开门见山地直指泰禾上市事宜,“地产的大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市场的依托,只有懂得资本运作,保持资金渠道的畅通,才可以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从容应对。”

2007年下半年,泰禾集团斩获机会,重组福建三农,将旗下泰禾地产价值24.2亿元的全部股权注入福建三农,欲借壳上市。

“现在想想,这仍是一个大胆的举动。”黄其森忆当年可谓压力骤增,“2007与2009年楼市是最为火热的年份,泰禾没有抢夺一块高价住宅用地,却潜心资本运作。而有的公司不计成本拿地拿项目,不理解泰禾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但为了公司的长远未来,我们不能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任何困难都无法撼动泰禾上市的决心。”

上市之途虽然迈得艰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40个月之后,2010年9月30日,福建三农迎来了重生之日,公司股票成功复牌恢复上市。因为泰禾的重组,福建三农备受关注,复牌的首日便受到市场资金热捧,涨幅惊人。泰禾集团成功借壳上市,成为当年在房地产调控大背景下唯一获准重组上市的地产类企业,体现出市场管理层对泰禾集团的充分认可,并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A股上市,含金量不言而喻。”黄其森欣慰之余,更是自信满满,“最大的收获,就是泰禾从此有了畅通的资本渠道,而对于公司的百年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然,令黄其森颇感骄傲的是,泰禾“先人一步”的布局,可以将这种优势保持三到五年。

因为,在楼市的宏观调控之下,地产企业想在A股上市几乎“没有可行性”。在福建,有数家本土企业的上市步伐将因此计划搁浅。

事实上,黄其森对金融、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年,在福建海峡银行成立时,黄其森便介入其中,而今,已是福建海峡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去年,泰禾集团又战略注资东兴证券,为集团的全方位发展奠定坚实后盾。

精品意识 一栋楼当作一个项目

有着充足的“粮草”,是盲目扩张,还是精心深耕?

泰禾选择了后者。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泰禾明确“京、闽双栖的战略定位”。在北京,沉心七年打造亿级豪宅“运河岸上的院子”、泰禾红御,跻身“京城第一”亿级豪宅榜单。2011年11月,中国豪宅研究院“首家豪宅研究基地”落户泰禾在北京开发的顶级纯独栋别墅项目“运河岸上的院子”、“泰禾红御”。这一头衔,不仅印证了项目的自身价值,更标榜了项目对中国豪宅发展趋势的指导意义。

“一个地产企业的成功,并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黄其森称,凭着自己对市场的了解,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开发之路——只做精品,力求第一。

“七年的时间,沉心专做一个项目,相信没有谁能像泰禾如此精耕细作”,黄其森称,京城乃卧虎藏龙之处,想脱颖而出,必须有一技之长,泰禾做到了,项目成为同行公认的大宅范本。

“有舍有得”,在黄其森看来,虽然从项目的开发数量来看并不突出,但当泰禾把“每一栋别墅豪宅当作一个项目来做时,别人的一个项目却未必有着泰禾几栋别墅带来的效益回报及影响力”。

走高端路线,做精品项目,让泰禾适时控制规模,战略制胜。黄其森把成功归为:“这是一种对地产宏观形势的把握。”楼市受政策影响颇大,有时候规模大反而适得其反,精耕细作反而收获颇丰。“正因此,这些年,什么时候拿地、什么时候推出项目、该定怎样的价格,基本上我们都能够顺应市场的消费需求,走对了。”

多元发展 地产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

窥一斑而知全豹。

懂大势的人,善洞察全局。

对于住宅市场的“独特见解”,让泰禾在面对楼市宏观调控时,从容有加,稳扎稳打地推出手中的精品项目,以品质赢得市场。

“受政策市影响颇大的地产行业,黄金期有多长?”“企业的发展,地产是单选题,还是要准备多选题?”

2008年第一次宏观调控之后,黄其森静观时局,对市场再度做出自己的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将经历调整期,或许很痛苦却是必须的,暴利不再,企业务必转型发展。果然,一年后,调控“风声”四起。

“此番调控,决心很大,周期会很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实体经济将会是未来的大趋势。”黄其森对于调控的理解深入而又独到,并意识到如何抗风险成为地产企业的重头戏。

基于此,泰禾已然提前布局,大力发展并整合原福建三农旗下的拳头产品,介入农药化工及生物医药。

黄其森对于实体经济的企业愿景了然于胸,泰禾集团旗下的福建三农化学农药公司将重点发展氟化工,力争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超10亿,争取做到全省行业第一,未来三到五年跻身全国前列。

“实体经济与地产,将相辅相成”,黄其森称,这样的布局及结构性调整,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泰禾从此将不只有一条大船”。

显然,泰禾又先人一步,当别的地产企业还在考虑转型时,泰禾已经走在了“多元化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了。

谋定而后动 开辟泰禾商业王国

事实上,在泰禾企业的结构性调整中,还有最重要的一颗“棋”——进军商业地产,是成功上市后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10年底,泰禾先后拿下福州五四北及东二环大幅商服地块,总投资将达近100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约达100万平方米,全力打造泰禾广场系列综合体。

泰禾,一举成为福州商业地产的“大户”。

这一招,看似如此“高调”。

“迈出这一步,泰禾其实是慎之又慎”,黄其森称,有对大势的判断,更有着“充足的”准备。

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以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之下,“未来十年是商业地产发展的黄金期”,黄其森称,介入商业地产正当时。据了解,2007年以后,泰禾适度调整对住宅用地的投入,2010年后,将重点投入商业领域。

为了这一刻,“我们准备了10年”。

黄其森称,自己早有意于商业地产,多年来,一直在学习、考察,看看国际、国内的一些顶级商业中心、超级城市综合体是怎样做的,走遍了全球。甚至,还未拿地之前,泰禾就在北京成立了“商业地产设计研发中心”;拿地之后,又迅速成立了招商及运营管理部门,配置“全国一流的商业人才”。

与住宅一样,商业也是如此——“不做则已,要做则做最好”。

一旦介入商业领域,“泰禾便充分利用北京的平台,整合企业各方资源,给海西经济带打造出最好的综合体”,黄其森称,两座泰禾广场都是高起点、高标准入手,“泰禾广场将是城市的一个崭新名片,点亮福州”。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起点。“在未来的五年,泰禾计划在全国拓展‘泰禾广场’这一商业项目品牌,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

□后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市场好的时候,或许代表不了什么,市场不好的时候,方能一显英雄本色。”多年前,黄其森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多次表达如此观点。而今,再度验证。

楼市“动荡”期,大多数人都在力求“稳住阵脚”,泰禾却完美地、从容地画出了企业的宏图伟业,并逆市飞扬——

成功上市、进军高端商业地产、拓展多元化企业运营,在短时间内,泰禾就迈过了大多数开发商数十年都无法逾越的高度!

这样的布局和速度,不得不让人惊叹有加:其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对产品的执著、对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发展的稳扎稳打……一切都值得让人思索和学习。

相信,当泰禾将住宅领域潜心研发的优秀品质带到了商业开发时,又成功吸引了全国一流的招商、运营的商业人才加盟泰禾,泰禾将再度演绎精彩华章。从容的泰禾如何绘出美丽的蓝图,我们一起期待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