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潇湘晨报
PM2.5监测在多个城市“首秀”,但监测点的选址问题立马成为各地民众的关注点。广州、深圳、南京等地市民都对监测点位于学校、公园、郊区等“太绿化”、“太生态”的地区抛出质疑,认为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未必有代表性,甚至有可能是刻意掩盖空气污染严重的举动。但在这场PM2.5“多城记”中,也不乏受到赞誉的城市,包括北京即将上路的监测车和香港商业街边的监测点。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微粒易于飘浮,但也易于被水和绿色植物吸附,如果在监测点周围有大面积水源或绿色植被,那么仪器收集到的微粒也将大大减少。
长沙:八个点只有一个在人口稠密区
长沙市的8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中,3个位于大学校园内,2个设在高新区管委会,2个设在区政府办公大楼,还有1个位于长沙火车新站附近的市环保局。这些监测点的周边环境比较空旷,绿色植被覆盖率比较高,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其中,人口稠密区域的监测点只有一个,即火车新站子站。市民质疑,如果PM2.5监测多数不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测出的数据能如实反映大家感受到的空气质量吗?
长沙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邓民生认为,监测结果与市民的感受不会有很大差距。周围的净空也是要有的,不得有阻隔,以利于空气的扩散。我们监测的是整体的大气环境,而不是测污染源。
南京:全设在绿地湖畔,被指“太生态”
南京选取的3个PM2.5监测点分别是草场门、玄武湖以及仙林大学城。不少网友质疑:“南京这3个监测点‘太生态’了,测出来的数据未必有代表性。”
“看到南京公布的3个监测点位置,都是山水相连‘很绿化’的地方。”这些监测点不但距离主干道有点远,中间还隔着绿化带和其他建筑物。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师陆晓波说,南京所选监测点代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他说,PM2.5浓度在大气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而且在气流的作用下会有所流动。加上各个监测点有一个监测范围,在同一片监测区域内,在风景区和居民区测到的数据不会有太大出入。
广深:多设在学校、公园,植被覆盖好
广州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其中有7个设在学校,还有的设在公园和较偏远地区。深圳共有18个PM2.5环境监测站,有11个设在学校,2个设在公园,多位于植被覆盖较好、比较开阔的场所,远离空气质量差的工业区,基本无空气污染,同样引发了市民强烈质疑。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信息室主任黄远峰说,18个监测子站之所以多位于公园和学校内,其中一个原因是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据悉,每个监测点投资高达100万元,从24小时监测的安全角度考虑,建在学校和公园无疑要比建在街头繁华区更便于管理。由于场地无偿使用,不需要增加租用成本。
北京:监测车“盯梢”行人口鼻高度PM2.5
记者从2012年首都环境建设暨市政市容管理工作会了解到,北京市道路保洁扬尘定量监测的工作力度将继续加大。今年年内,北京市有望定期面向社会公布城6区30条主要道路PM2.5的监测数据。为此,北京市已经装备完成了一辆空气成分监测车。
计划 将在2015年底扩编至9辆
城6区主要干道PM2.5浓度及清扫保洁后尘土残留量,行人口鼻位置的PM2.5浓度等,都将是重点“盯梢”的内容。按照计划,监测车队将在2015年年底扩编至9辆,确保实现对16个区县移动监测PM2.5指数的全覆盖。据介绍,监测车的空气质量采样探头距离地面1.2米至1.5米,即大多数行人口鼻呼吸的高度,监测该区间的空气质量,将会更加如实反映广大市民的感受。
据悉,这些监测数据不但会纳入城市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也将定期面向社会公布。
香港:11个在住宅区,3个在商业街边
香港一共设了14个针对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站点。它们是11个一般监测站,以及设在铜锣湾、旺角、中环的道路旁边的3个路边监测站。一般监测站通常装设在四到六层高的大厦顶层,在设计和运作上都符合最高的国际标准,它们遍布了香港各区、覆盖了不同土地用途的区域。这11个一般监测站中,只有1个位于郊区;其余的,有5个位于市区内人口稠密兼有商业发展的住宅区,1个位于市区内人口稠密的住宅区,4个位于新市镇的住宅区。
专家 亚洲城市路边人比较多
香港科技大学大气研究所中心主任刘启汉解释,将监测站放置于建筑物上是世界上主流做法。但因亚洲城市路边人比较多,所以香港同时在路边设了监测站。他介绍,分布是否合理,关键是要看检测地点是否有很多人居住,因为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市民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观点】
居民区、工业区需布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张高科说,人口密集区和工业污染区是监测点中的必备指标。毕竟空气质量监测本身,就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所以诸如居民区、学校等是一定要布点的。而工业污染区作为污染源,也必须纳入监测点内。
另外,根据城市气象条件,对于监测点的周围楼房高度、监测点与地面距离,也会有相关要求,以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举例说来,不能将监测点设在排污口,这样污染指数高,会偏离客观状况。而所谓“代表性”的解释,应是“污染物混合均匀飘移”状态,也就是污染物在空气中经过稀释、混合的一个平均结果。
伦敦监测点数量是北京四倍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国际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通常较多。据统计,伦敦面积不到北京的1/10,而环境监测站的数量近乎北京的4倍。“我国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虽然也能反映整体环境质量状况,但监测点位少、代表性和覆盖面不足。”马军说。
洛杉矶一个监测点超标就表示全城市超标
“美国洛杉矶城共有37个大气环境监测子站,如有一个监测子站污染超标,那就表示全城市超标,并非用一个所谓的全市平均值来衡量。”环境咨询师安雪峰表示,不但环境监测站数量越多越好,更不能人为地“调整”或“抹去”污染严重地段的环境监测子站,以此来增加“蓝天”数。
【规范】
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在空气监测方面,国家在布点、仪器、测试三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规范。3月2日发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按照2007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中的要求执行。该规范对监测点周围环境的要求有: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不能有阻碍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采样口距离地面有15~20米高度;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今日最热荐稿
PM2.5监测多城“首秀”选址“太生态”受质疑
最佳推荐理由:
PM2.5选点别让人太费解。 ——读者平易
(该读者获稿酬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