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盛钟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在莆田市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附近的棠坡安置区,当地部分居民在楼前的人行道上堆放泡沫箱种菜或是直接在地砖上堆土作“农场”。虽然一些人饱了口福,可另一些居民却不停地抱怨,种菜让他们的居住环境变差了。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学校的主要通道之一,孩子们的出行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绿化坑还没种树 居民开发来种菜
昨日中午,记者在棠坡安置区看到,靠近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大门口的一条人行道上堆放着上百个泡沫箱,每个箱内都装满了泥土,里面种着大葱、春菜、芥菜等蔬菜,绵延了上百米长,十分“壮观”,而人行道上的各片“农场”周围还堆放了很多木料、竹棒、石块等,杂乱不堪。记者注意到,泡沫箱内种植的蔬菜长势不错,看得出来,它们已经在这里生长有一段时间了。
在一幢居民楼下晒太阳的李老伯说,原来居民们只是利用那些还没有种上树的人行道绿化坑来种菜,后来有些人买来泡沫箱搞种植,效仿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栽种面积也越来越大,就形成了眼前的这个局面。李老伯说,他家种了20多盆菜,基本可以满足全家人的食用需求。“我们这边原来还有一些田地,现在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大家基本都没有能够用来种菜的地了,而门前的人行道放着很可惜,自己种菜不仅可以省下一小笔菜钱,更重要的是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吃起来也更放心。”
随后,记者在棠坡安置区内转了转,发现有四五幢居民楼下的人行道上都摆满了已经种了蔬菜的泡沫箱,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居民大吐苦水 希望清除菜地
记者观察到,这些“农场”几乎占据了大半条人行道,加上周边杂物成堆,很多人不得不绕到一旁的小区通道上行走,而通道上经常有车辆往来,险象环生。
采访中,一些居民也对在居民区内种菜的现象表示不满。一位姓林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楼前还很干净,自从有人种菜后,就变得乱糟糟的。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一位老师向记者大吐苦水说,在人行道上种菜已经不合理了,一些人还常给菜浇尿粪,气味十分难闻。这位老师说,学校周边的出行环境很差,师生们对此既无奈又气愤,而作为邻居,他们也不好出面去找那些种菜的居民理论。
一位租住在这里的住户告诉记者,棠坡安置区虽然建设时间并不长,但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小区,没有实施统一管理。住户们都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清除人行道上的菜地,并种上树,还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