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和他的孩子们就像《放牛班的春天》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2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和他的孩子们就像《放牛班的春天》
二十多年来,89岁的离休老人王华秋,资助近千名面临困境的孩子,免费让他们借住,教他们读书、唱歌、跳舞,他的家成了孩子们最眷恋的“青春驿站”
王华秋是一个音乐迷,会熟练应用6种乐器,不少孩子受他影响成了一个乐观开朗爱唱爱跳的人
 

N本报记者 周德庆 文/图

本报讯 在一个关着各种问题少年的男子寄宿学校里,老师马修用音乐带着孩子们走出了困境,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从这群令人头疼、受人轻视的孩子中,竟然走出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音乐家。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无数人。而在宁德,就有这样一位马修老师,他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阿爸”。

家贫受尽白眼、被父母遗弃、因意外辍学……如果不是遇到“阿爸”,这近千名孩子也许只能在冰冷的现实中成长。但“阿爸”给了他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童年。他为孩子们交学费,让他们住在家里,“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孩子能在快乐中成长,成为一个团结、互助、友爱的人,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他们懂得爱,学会乐观的生活态度,用歌声、笑声和读书声鼓励他们走出困境,这种资助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金钱。这位老人,就是宁德离休干部王华秋,他那个不到90平方米的家,成了孩子们永远眷恋的“青春驿站”。20多年来,墙上贴满的照片,定格记下了他们在一起的快乐瞬间。他和孩子们的故事,就像《放牛班的春天》,他就是用音乐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变了孩子们一生的马修老师。

家中建起“青春驿站”他是站长

王华秋的家在宁德市南环路市体校宿舍楼203室。记者初次见到王华秋时,鲜红马甲、运动气垫鞋和一辆山地自行车,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快90岁的老人。王华秋说,这是他习惯的装扮,每年他都会带一拨孩子从宁德骑自行车去厦门游玩。

1949年,王华秋告别了出生地北京西城区,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青年干部大队来到福建。从此,部队和福建成了他的“家”。在部队,他当过文书,搞过宣传,任过福州军区体工大队分队长,1972年任宁德地区少年体育学校校长。

1992年,王华秋离休后,反而不安分起来。他说,自己不喜欢“买买菜、看看报、打打麻将、睡睡觉”的清闲生活。于是,除了在宁德市的20多所大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外,只要遇到学习刻苦,但因家庭贫寒缺课,甚至中途辍学的孩子,他都会尽可能地把他们接到家里,吃、穿、住、用全免,学费也包了。

走进王华秋的家,三室一厅,约90平方米,简陋却不失温馨。墙上挂满了照片和字画,角落里堆满了书籍和乐器,特别是在两间比较大的房间里,摆了11张单人床(包括简易折叠床),那是他为孩子们准备的。目前,王华秋的家里还有大大小小7个孩子借住。

记者采访时,正好遇上7个孩子外出打零工赚生活费去了,大概晚上11点才会回来,他已准备了简单的夜宵。王华秋说,这7个孩子都很懂事,会尽力帮他节省些开支。墙上挂着上百张王华秋和孩子们的合影,他们在一起读书、唱歌、跳舞、过生日。有人说,这些年王华秋资助过的孩子已经超过700人,而他说,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孩子曾在这里借住过,只记得这些年快乐一直陪伴着他,“别人说我家是‘青春驿站’,我是孩子们的站长。”

深受母亲影响不要物质回报

在一本老相册里,王华秋珍藏着一张年轻时和母亲何文瑛的合影。老相片里,母亲端庄慈祥,王华秋英气逼人,不少孩子说,他年轻时长得像电影《山楂树之恋》里面的“老三”,透明的眼眸中总在散发着理想的光芒。

王华秋说,母亲的一生给他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母亲是大家闺秀,属“五四”后觉醒的新一代女性。1937年“八一三”抗战时,26岁的母亲报名参加了宋庆龄女士组织的爱国救国妇女十人团,穿着“南丁格尔”的衣服,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抢救伤员,裹纱布、洗衣服,不需要任何补贴工资,“母亲还在世时,会叫我把一些贫困孩子接到家里抚养,一来是减轻社会负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幼小心灵里懂得人间不是冷酷的,自己不是孤单的”。

而母亲临终前嘱咐自己永远要当一名志愿者。20多年来,王华秋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母亲的遗言,而孩子们则亲切地称他为“阿爸”(闽东话“伯伯”的意思)。

对先后离开家、升学就业的孩子们,“阿爸”明确给他们规定了“两不提,四不准”——不提感恩,不提回报,将来回来看望时,不准带钱,不准带衣服,不准带烟酒,不准带补品。规定的初衷很简单,在参军之前,王华秋只读了几个月的高中,上大学、学专项知识,都是党和部队培养的。“要感恩,走上社会后,应向人民回报。”王华秋说,这是他对孩子们的唯一要求。

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工资2/3用来资助

王华秋告诉记者,他现在每个月的离休工资是3000多元,自己平时的开销在1000元左右,剩下的钱都用来资助孩子们了。在孩子们的心里,“阿爸”亲和,诗词、唱歌、跳舞、运动,几乎无所不能,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兴趣爱好、礼仪礼貌,与“阿爸”的关系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现在,每个周末,“青春驿站”都充满了欢乐。不少从家里走出去的孩子都会回来看望,“阿爸”弹钢琴,他们唱歌、跳舞,即便是有些不好说的烦心事,也可以和“阿爸”诉说。

小梅是宁德青山岛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大三时,家里的渔排遭台风吹毁,无法继续供她上学,打电话向王华秋求援。“阿爸”二话不说,立即把准备给姐姐的4000元寄给了小梅。原先有语言障碍的晓艳,自闭、抑郁,王华秋在她就学的学校进行课外辅导时,发现了她有唱歌跳舞的兴趣,就特别引导她“大声地唱、大胆地跳”,经过一年多的细心指导,晓艳的歌舞在学校的一次文艺演出中获得了成功,还口齿清晰地告诉了“阿爸”这个好消息。蕉城区石后乡的小爱和溪溪姐妹俩,在“阿爸”的扶助下,同一年考上了大学,“阿爸”特地为她们支付了一年的学费1万元……

王华秋认为,一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要快乐成长,有三步曲要走。“先要给他们一个高兴的成长环境,不要为了钱而发愁没有书读,然后通过读书、唱歌、跳舞,感染他们做一个团结、互助、友爱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目前,受过王华秋感染的孩子,不少人都在全国各地加入了志愿者组织。他们还在网上组织了“阿爸之间”的虚拟社区,一起交流助人为乐和被帮助的快乐故事。

数日昏迷竟被孩子们轻声唤醒

在采访中,王华秋一直在说,自己在孩子们身上收获的更多,甚至是孩子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2004年3月的一个早上,王华秋在骑自行车去给学生上课的路上,被一辆失控的面包车重重地撞倒在地上。事故发生后,躺在病床上的王华秋老人,一连数日昏迷不醒。

“当时,医生鉴定是颅骨骨折,脑出血,情况非常凶险。”住院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领导、同事和数百名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看望王华秋,许多人甚至连续好几天都在病床前守候,轻声呼唤“阿爸”快点醒来。21天后,他奇迹般地醒过来了。不少人都说:“没有‘阿爸’,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而医生也在感慨,亲生父母生病了,孝子孝孙们的照顾,也不一定比得上这些学生。

“他们说,我身边没有孩子,可我身边孩子最多,而且都很亲。有人记得我,说明我活着还有用,是孩子们给了我青春的力量。”现在,他每天都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早上一起来,就给借住的孩子们准备早餐,然后出门锻炼身体,去学校和学生交流,参加志愿者活动,晚上回家后,他还要准备孩子们的夜宵。

□采访手记

阳光总是写在他的脸上

在采访中,王华秋说起自己的人生规划,80岁时停止打篮球,90岁时停止跳水,100岁时停止骑自行车……尽管无情的岁月在老人的额头上留下了皱纹,可王华秋一直在爽朗地笑着,他会玩QQ,短信也发得很溜,兴致来时,还会去唱最近流行的歌曲,“我也是一个年轻的‘90后’”。

在他家的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为“岂能尽如人意知足常乐”,下联为“但求问心无愧奉献余生”。王华秋笑着说,自己的毛笔字写得不好,最擅长的还是乐器,钢琴、口琴、羌笛、手风琴等6种乐器都能自如地演奏,而除了“音乐迷”外,他还是读书迷、诗词迷、摄影迷、运动迷、传统迷和孩子迷,最喜欢的一句诗,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者多次询问孩子们,“在你们的眼里,王华秋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人说是“良师益友”,有人说是“值得尊敬的老人”,而一位天真的孩子说是“外婆”,因为外婆对她最好。对这些称呼,王华秋一直笑个不停,他说自己是一个拥有52年党龄的党员,当初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红旗宣誓时的誓言没有忘记,“人活着,总要为社会做点事,只要社会上有人记得我,需要我帮忙,我就满足了”。

请您来投票评选“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

投票时间:3月15日—5月5日

投票方式:

短信投票:省内中国电信用户(天翼手机)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592460”;

省内移动用户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21758”;

省内联通用户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5582806”。

1.同一手机号码限投30票,每条短信每次可输入1个不同的参评编号进行投票;2.本次短信投票仅收取通信费,免收信息费。

网络投票:1.本次网络投票平台设在东南网(http://www.fjsen.com),投票用户必须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用于抽奖),主办单位对投票人信息严格保密;2.如果发现刷票,将删除票数;3.一个IP地址每日限投十票;4.一个身份证号码限投一票。

奖励办法:

为鼓励大家踊跃参与,本次投票每周抽奖一次,产生十名中奖者,每名奖励500元话费(直接充入中奖者手机号)。中奖者手机号将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电视台、东南网公布。

整个活动投票结束后进行一次大抽奖,奖励拟为:

A.一等奖一名 价值壹万元奖品B.二等奖二名 价值伍仟元奖品C.三等奖五名 价值贰仟元奖品D.鼓励奖十名 价值伍佰元奖品

中奖者手机号将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网公布,凭身份证和手机号码领奖,偶然所得税由获奖者本人承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