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5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台上的盆景园
谈判专家的“攻心计”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4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判专家的“攻心计”

 

N栏目主持 苏燕梅

在福州,就在患者家属和医院剑拔弩张时,常会有一位谈判专家出现,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进行调解谈判,说服医患双方做出让步。

这位谈判专家就是福州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中心的主任周在祥。2年多来,医患纠纷的现场,他跑了100多个,而调解成功的占了九成以上。调解时,老周有绝招,那就是“攻心计”。

绝招一:倾听遗体边的谈判

去年福州一家医院内,50多位患者家属聚集在病区,用病床设置障碍,拒绝将患者遗体移出病区。医生和护士上前阻止,气愤的患者家属还把护士站也砸了,场面一片混乱。

老周到了现场后,家属还围在患者的遗体旁,调解只能在遗体旁进行。

刚开始,老周也看出患者家属对他的不信任。他们一边讲述患者的就诊情况,一边看老周的反应。老周就默默地听着,不插一句话,也不做评价。老周说,如果这时做评价,很容易激起患者家属的愤怒。

掌握了基本情况,老周分别找了11个陪伴死亡患者整个过程的家属,单对单了解情况。老周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稳定这些家属的情绪,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在了解大部分家属的意见后,老周很有底气地说:“你们这种方式实在不对,把自己推向被动,对不合法的行为调解中心不会给予支持……”

稍微冷静点的家属们一言不发。老周话锋一转,又说:“当然,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会促成你们跟医院调解,给你们一个说法。”

老周解释,他这是找个台阶让患者家属下。最后,死者家属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赔偿,医院的秩序也迅速恢复了正常。

绝招二:交心 一个口罩的信任

谈判时,不少患者家属都对老周持怀疑态度,认为老周站在院方的立场。

有一次,老周到福州一家传染病院调解。进入ICU病房前,医生给老周戴上了三层的口罩,防止传染。患者家属看到老周,先示意老周在遗体旁坐下。看到老周戴着口罩,患者家属显得特别不自在,“你把口罩摘了,不然我不跟你谈”。

摘不摘口罩,老周心里权衡着。“不摘口罩,患者家属怎么会信任你。”老周说,犹豫了几秒后他摘下了口罩。

老周说,他摘掉了口罩,也摘掉了患者对他戒心,看到他的诚意。果然对话不到5分钟,患者家属就同意做出让步,撤出了病房。

绝招三:关心 一句话的调解

在医患纠纷的现场,常常是吵吵闹闹,时有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等紧急情况出现。

有一次在福州某医院,医患双方争吵得很激烈。老周一进现场,也不知道从哪调解。这时他突然发现一位坐在角落的患者家属脸色苍白,脸上显得很痛苦。老周想,该不会是哪里不舒服,得赶快让医生看看。于是,他大叫了一声“医生,快来看看这名家属”,医生听到了老周的叫声,也停止了争吵,跑到了老周身边。医生拿出听诊器,检查后发现,这位患者家属是心脏病发作,忙进行抢救。

老周回过头跟患者家属们说,现在是医生在抢救他们的亲人,如果他们再这么闹下去,影响医生救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患者家属想了想,觉得很过意不去。这个纠纷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