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福建新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年如一 守护帝师墓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4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年如一 守护帝师墓

通往陈宝琛墓的路,老人走了20年,也是经常打扫
陈宝琛墓现在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扫,就是二十年
老人在陈宝琛墓附近修建了石桌石凳,希望以后这里建个主题公园
 

N本报记者 阮韵晨 肖春道 文/图

本报讯 这个清明节刚刚过去,和往年一样,老郭照例在这个时节,把福州马尾登龙岭上的“陈宝琛墓”打扫干净。老郭义务照料这座古墓,已经持续了20年光阴。令外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和古墓的逝者非亲非故。

清明前一周的某天,老郭一早就踏着去年刚修的水泥步道,往山上走去。

老郭本名郭锦贤,是马尾区房管局的一名职工。他的“护墓

生涯”始于1993 年。有一天,陈宝琛的曾孙媳妇刘女士到郭锦贤的单位办证,老郭与她闲聊时得知,陈宝琛的后人多在外地,陈宝琛古墓一直没人照料。

这座“帝师墓”的主人陈宝琛,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也是历史上福州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创办了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还与林纾等创办了苍霞精舍等学校,即如今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的前身。

老郭说,他当年毕业于福建高等建筑专科学校,该校前身也是清代的苍霞精舍,所以陈宝琛就是他母校的创办人。当时他心头一热,便决定替陈氏后人“帮忙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是20年。

“千丝万缕的情感,用语言恐怕很难说清,所以就经常来看看他,帮他的后人照看一下。”现年58 岁的老郭说,自己护墓“只是兼职”,平常隔三岔五地上山看看,草长太高就除除草,尘土太多就扫一扫。

“很多人都觉得我脑子进水了。”朋友甚至妻子都替他觉得不值,但他却执意要当个吃力不讨好的“守墓人”。“要是把这20年当负担,或者当功利的事,就太累了。”老郭笑道,自己一直以来就把这事当爬山,又能锻炼身体又能呼吸新鲜空气。他说,现在最怕的就是盗墓贼,把古墓凿得千疮百孔,愧对先人。

20年岁月如白驹过隙,老郭转眼就要退休了,谈起退休后的日子,郭锦贤显得很严肃。“如果退休回宁化老家,就没法经常来这了。”老郭说,“这本该由文管部门来做的事。”说着,他叹了口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