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期微访谈 秦海璐
文人为何集体焦虑
《攻心》不担心禁播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文学高峰论坛”昨日举行
文人为何集体焦虑

作家在论坛上探讨如何能重新抓回读者眼球
 

N本报记者 宋晖 文/图

本报讯 昨日,由本报与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文学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在文学被公众疏离的环境下,福建本土作家如何能重新抓回读者眼球?这些大腕亮出他们的观点——真正体现文学本质的文学不会消亡。

内心的爱究竟在哪里

评论家孟繁华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所谓的都市文学,是因为都市文化经验还建立不起来,写都市文化,每个作家都是迷离、游弋和迷茫的,每个作家都处在不确定当中。为什么整体焦虑?文学应该解决的是当下的精神所面临的状况,去寻找这样的东西也许对于当下文学更有价值。

由毕飞宇的小说《推拿》(2011年拿下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刚刚也在北京开机,康洪雷执导,濮存昕主演,这几乎就是收视率的保证。影视剧在纯文学里寻找题材、而纯文学也靠着影视打开市场,成为一种“互惠互利”规律。文学和市场微妙关系在作家毕飞宇看来没那么复杂,“没有一部作品能脱离市场,但作家的动机则是划分的标准,一种作家遵从内心写,愿意把内心的秘密、思考和感受与读者分享,另一种作家有通俗的世俗情怀,更热爱经济效益,这都无可非议,完全取决于作家的神经类型、天性和气质,取决于作家内心的爱究竟在哪。”而评论家贺绍俊则认为,文学本质上是反市场的,在市场规则之下已经造成两种文学的趋势,在今天多元化时代,多种文学方式并存,但真正体现文学本质、追求精神性的文学样式绝对不会消亡(更多报道详见本周五《文化周刊》,评论家、作家们将为福建本土文学创作支招献言)。

文学大腕赞福州美食

严肃的论坛上作家、评论家们为文学现状焦虑、思考,但回到生活中,作家、评论家们又变得活色生香起来。他们抽闲逛三坊七巷、品尝福州美食,评论家陈福民是文学圈里爱摄影的,端着专业大相机在三坊七巷里一气猛拍,他说巷子在雨中格外美,让他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在“雨巷”里他们放弃了大餐,专吃福州小吃,“老毕”(毕飞宇)对福州的毛蚶特别钟爱,一粒接一粒地吃,说男人就应该吃血性点的东西;而好酒的“孟爷”(孟繁华)则对带着老酒香气的佛跳墙尤为喜欢,福州人真会生活,连杂烩都要调上上好的老酒。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