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好八连:琴岛上的“活雷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八连:琴岛上的“活雷锋”
为游客送茶水,为孤寡老人理发,20年如一日照顾血友病患者……一件件点滴小事,使“鼓浪屿好八连”成为奉献精神的代名词
搀扶老人上下渡轮,对好八连官兵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N本报记者 薛辉 文/图

本报讯 美丽的厦门鼓浪屿,“好八连”战士在老百姓的口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活雷锋”。

好八连,这支英雄连队,驻守在风光旖旎的日光岩下,四十多年来,已成为奉献精神的一个代名词。

近日,记者走进鼓浪屿,走近他们,聆听这些可爱的战士们的故事……

“八连的茶,最香”

好八连的便民服务车,平日里为游客送茶水,下雨天提供便民伞,车上还备有医疗救急箱

“八连战士,都是好样的!鼓浪屿因为这些可爱的军人而更美!”刚上岛,迷彩色的电瓶车旁,几位游客便赞不绝口地夸赞起“鼓浪屿好八连”的便民服务车。

好八连的便民服务车,平日里为游客送上茶水,下雨天提供便民伞,车上还备有医疗救急箱以帮助有需要的游客。

我们在鼓浪屿上,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两年前一天,一位年近七旬的台湾老人陈先生在家人的搀扶下,特意来到“好八连”的茶水站。老人拿起一杯茶水,感叹道:“二十多年了,还是这个味儿,八连的茶,最香!”

这位老人,20年前第一次来到鼓浪屿旅游,登日光岩时体力不支晕倒在地。不远处送茶水的战士闻讯赶来,立即为他实施了急救。当他清醒过来睁开双眼,一碗茶水已端到了眼前。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位老人始终没有忘记战士们送上的那碗茶,也没有忘掉八连可爱的战士们给予游客们的帮助,特意赶到鼓浪屿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岛上一位姓林的阿婆告诉我们,八连为游客们送茶水,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虽然只是一杯茶,却是战士们的一片心意……”

“好八连”所在团政委牛月军说:“便民服务车,提供的是服务,撒播出去的是连队的雷锋精神。”

“9任官兵照顾了我20年”

血友病患者陈光明说,战士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对于他的照顾,却从未松懈过

沿着逼仄狭窄的楼梯,我们一行人走进一间小巧却干净的房间。这里,便是血友病患者陈光明的家了。

看到我们,光明的母亲陈嫦娥熟稔地和战士们打招呼。“9任官兵照顾了我20年。战士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对我的照顾,却一直都这样尽心尽力。”陈嫦娥的儿子陈光明如今已37岁了。

陈光明1岁多便被查出患有先天血友病,7岁时病情恶化致使左脚残疾,17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陈嫦娥一人的肩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八连的战士听说了他的事情,便开始了对他长达二十载的照顾。

“第一个来照顾我的战士,叫郗九建。”

陈光明说,那时候,郗九建每天都推着轮椅送他上学,有次郗九建发烧却仍旧坚持要送他去上课,路上遇到陡坡时,轮椅突然往后倒退,情急下,郗九建赶紧伸出自己的脚顶住了轮椅的轮子。陈光明安然无恙,郗九建的脚却被压伤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照顾陈光明的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如今照顾陈光明的已经是第九任战士方焘。

1987年出生的方焘,是连队里唯一的卫生员。他的任务,除了日常照顾陈光明,还要帮陈光明打针。

在方焘厚厚的笔记本上,我们看到,他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次去陈光明家出诊的时间和情况。这个细心的战士,在陈光明的眼里就是他的最尽心的“专职医生”。

“我有这样可怕的病,一个很小的伤口出血都可能让我失去生命。可是,有了八连的战士,我这样坚持着,是他们让我创造了奇迹……”陈光明说,战士们带给他最大的礼物便是积极的心态和面对生活的信心。

如今,陈光明每天在家里做家教,为初一至高三的孩子们做工艺网络课。而他也有了自己的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

不喊口号,让鼓浪屿“睡个好觉”

二十多年前,因岛上居民反映部队晨练的口号声影响他们休息,从此后,“好八连”早上取消喊口号,也不唱军歌

出操、训练、喊口号、唱军歌,这是部队每天的严格规定,可不少人注意到,在鼓浪屿的清晨,却听不到口号声。

记者了解到,这个不喊口号的习惯,在“好八连”已经沿袭了二十多年。

事情发生在二十多年的一个清晨,八连战士正喊着清脆的口号长跑训练,这时,一位阿婆从自家的院子跑出来,拦住他们说:“好孩子,你们的口号声影响到我们休息了。”“八连好是好,一二三四受不了!”

听到岛上的群众这样反映,经过商榷,“好八连”决定早上取消喊口号,也不唱军歌,做起“无声英雄”。从此以后,无论是出操还是体能训练,清晨的鼓浪屿都保持着清静。

在鼓浪屿,由于场地限制,训练场一直都是个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连队为了支持鼓浪屿经济建设,撤走了哨所,紧缩了营区。如何开辟射击场呢?

连队最终想出办法,把靶子按比例缩小,这样既起到瞄靶的效果,又不占用场地。十多年来,战士们就是用这样简陋的条件,培养出了十多名射击好手。

这些年,为了适应现实的训练条件,八连的官兵们发明了很多另类训练法:瞄靶练习中把靶纸按比例缩小,在同样距离下模拟出远距离的射击效果;投弹训练中自制大型木头手榴弹……

就连日光岩长长的台阶,也成为全连官兵的体能训练场所。岛上路窄坡多,陡坡处就成了官兵们练习冲刺的地方。

据介绍,现在连队拥有的400米标准障碍训练场设备齐全,那是全连官兵前年通过近半年的时间,肩挑手提建设起来的。

每个战士都是“活地图”

他们熟悉鼓浪屿的每一个角落,常常充当游客们的免费导游

已是傍晚时分,我们赶到金秋颐老院时,几位战士正在忙碌着,有的在为老人们理发,有的则在陪老人们聊天。

颐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有几个孤寡老人,每次看到战士们都会开心得掉眼泪。在他们心里,这些战士就是他们的亲人。八连指导员刘路告诉我们,连队里几乎每个战士都会理发,这项手艺也拉近了战士们和老人们的距离。

而八连的战士们还有一样绝招——认路,他们每个人都称得上是鼓浪屿的“活地图”,他们清楚鼓浪屿的每一个角落。驻守在这座美丽的岛屿上,战士们也充当起游客们的免费导游。

□记者手记

当奉献成为一种习惯

在连队的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了一封老班长林乐新写给战士们的信。

信里这样写道:英雄的连队,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如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不管是当年在军营,还是转业、退伍到地方,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一兵,我们都始终坚守着青年时代立下的誓言:为党和人民赤胆忠心永不变。不贪财不贪位……

一位战士告诉我们,直到今天,年近七旬的老班长林乐新还会常常回到连队看望大家。岁月的流转,并没有让这位曾经的战士淡忘他在八连的时光。

在采访中,一位来自安徽的年仅17岁的小战士冯慧告诉我们,在连队他学到的最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无私、给予和奉献。给陌生的游客递上一杯水,为孤寡的老人理上一次发,甚至只是陪他们聊一次天……一件件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好八连”的精神,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融入和渗透到他17岁的生命中。

在采访中,不少人看到林乐新老人的信都感动不已。我想,大家感怀的,应该是他们几十年的坚守。

“把奉献当成习惯”。老一代的八连人青年时代的誓言,任岁月蹉跎,他们却始终没有忘却。如今,更多的“新兵蛋子”在“好八连”成长和成熟起来。

去年退伍的大学生士兵曹钢在离队赠言中这样说:“艰苦的训练让我变得坚强,连队的传统让我懂得牺牲奉献。感谢连队,让我成熟成长。作为一名战士,就该甘于奉献……”

“进了八连的门,就是八连的人;出了八连的门,带着八连的魂”,这句话在“好八连”口口相传,我们在战士们质朴的脸上看到了他们的坚持。

坚守着奉献精神,把它坚守成一种传统和习惯。在美丽的鼓浪屿,在“好八连”,“奉献”二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澄净的生活习惯。在这个时代,这种坚持,依然能够感动你我,感动更多人……

□相关链接

“鼓浪屿好八连”:1970年12月15日进驻厦门鼓浪屿,坚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1982年3月,连队被原福州军区命名为“鼓浪屿好八连”;1993年2月19日,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鼓浪屿好八连”。连队先后被中宣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8次、集体三等功16次。

请您来投票评选“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

投票时间:3月15日—5月5日

投票方式:

短信投票:省内中国电信用户(天翼手机)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592460”;

省内移动用户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21758”;

省内联通用户发送“TP+候选人编号”至号码“1065582806”。

1.同一手机号码限投30票,每条短信每次可输入1个不同的参评编号进行投票;2.本次短信投票仅收取通信费,免收信息费。

网络投票:1.本次网络投票平台设在东南网(http://www.fjsen.com),投票用户必须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用于抽奖),主办单位对投票人信息严格保密;2.如果发现刷票,将删除票数;3.一个IP地址每日限投十票;4.一个身份证号码限投一票。

奖励办法:

为鼓励大家踊跃参与,本次投票每周抽奖一次,产生10名中奖者,每名奖励500元话费(直接充入中奖者手机号)。中奖者手机号将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电视台、东南网公布。

整个活动投票结束后进行一次大抽奖,奖励拟为:

A.一等奖一名 价值壹万元奖品

B.二等奖二名 价值伍仟元奖品

C.三等奖五名 价值贰仟元奖品

D.鼓励奖十名 价值伍佰元奖品

中奖者手机号将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网公布,凭身份证和手机号码领奖,偶然所得税由获奖者本人承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