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章微/文 王浩志/图
本报讯 “我们村有最好的毛木耳,却受出口、天气影响滞销。恳请帮帮农民兄弟,帮他们打开销路。”近期,漳州东屿村的大学生村官林碧惠,通过省科技厅农牧业科中试基地给本报写来了一封求助信,希望本报“海都农家乐”助力该村的毛木耳销售。往年这个时候,该村1000多万斤毛木耳已经销售过半,而今年,该村毛木耳销售不到1/10,按此情况预估,今年村里毛木耳滞销量将十分巨大。
春雨连绵不绝农民心急如焚
今年春节后,我省不停的春雨,下得漳州东屿村木耳种植户心急如焚:“这雨再不停,村里几百万斤木耳加工都要受影响。”3月20日,记者来到东屿村育绿农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双第华侨农场,心急的村民一下子把记者围住了。
合作社47岁的社员江素花快人快语:“过年后,漳州几十天没有出大太阳,毛木耳都摘不了,也晒不了,堆积如山了,大家快急坏了。”毛木耳一般在八九月开始种植,1月前就能采摘头批,等2月再长出一批新木耳又能采摘一次,3月采第三批。毛木耳采摘后要摊晒,制作成原耳。但今年因为连续下雨,没办法晾晒,直到3月下旬了,育绿农业合作社的大部分毛木耳还挂在菌袋外。这样要影响产量的。
在木耳种植大棚内,记者看到,一朵朵的木耳还挂在菌袋外。木耳质地肥厚,背后还有一层白绒毛。江素花大姐说,村里主要种植的就是这种白背毛木耳,上个世纪80年代,从台湾引种的。这种木耳背部长有白绒毛,因而得名“白背毛木耳”;一黑一白,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双色木耳”。
出口受影响毛木耳销售难
东屿村种植木耳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业村,食用菌种植是东屿村的主导产业。2005年前,漳州市育绿农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由东屿村村民林育艺发起,8名白背毛木耳种植、加工、经销大户出资组建,如今已有178户社员,共培植了白背毛木耳2800万袋。
林育艺说,东屿村一半左右的毛木耳都出口往日本、东南亚国家。但受日本地震影响,出口受阻碍。大量毛木耳都转内销了,供大于求,今年销售肯定有困难。林育艺说,往年这个时候,合作社的毛木耳已经销售过半了,但到目前为止,只销售了10%左右。
在育绿农业合作社加工厂内,记者看到,之前趁着天气好抢晒的原耳堆积如山。合作社48岁的社员林永亮说:“往年这个时候,批发商一波一波来收购,今年居然没见到几个。因为下雨的缘故,批发商还乘机压价。去年,收购价在15元,今年批发商压价到9~10元,连成本都不够。”
东屿村村支书林志文说,育绿农业合作社不仅负责合作社农户毛木耳的生产、销售,还肩负着稳定市场的作用。目前,东屿村毛木耳滞销,村里跟育绿农业合作社协商,让合作社加工厂大量收购加工,只有加工成干品,才好保存销售。林育艺说:“之前跟其他农户签订的原耳收购价是12元一斤,尽管市场价只有9~10元,我们还是按12元收购。只是收进来的木耳销售不出去,该怎么办?”
大学生村官求助恳求帮帮农民
采访中,东屿村大学生村官林碧惠一直记着笔记。她说,回头还要把种植户的困难发布到“大学生村官科技网”上。
林碧惠今年只有24岁,去年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成为漳州市选聘生,担任东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走村串户中,林碧惠了解到今年村里毛木耳销售特别难,于是把情况发布到“大学生村官科技网”上,为村里的毛木耳找销路。
就在林碧惠一筹莫展的情况下,省科技厅农牧业科中试基地副主任张福山看到了信息,特地去东屿村实地考察。上周,张福山带着东屿村的毛木耳,还带着大学生村官林碧惠的求助信,来到本报,希望海峡都市报的“海都农家乐”能帮上忙。
张福山说,海都报的“海都农家乐”场场爆满,效果十分显著。希望这次也能帮助漳州东屿村的木耳种植户,帮政府分忧,帮农民解难。
林碧惠则说,海都报读者甚多,影响力巨大,“海都农家乐”这种从田间直接到百姓的直销方式,一定能帮村里种植户打开销路,渡过暂时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