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5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宅新用变身养老中心
快看龙来了
冷空气明日到降温又降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宅新用变身养老中心
不仅解决了村里老人的宜居问题,也令杨氏民居这一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利用、保护
建于南宋的杨氏民居被修葺一新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我们社区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修葺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居的中座祠堂,将其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昨日,莆田涵江区涵西街道办事处楼下社区居民陈先生向记者爆料。陈先生认为,社区的做法值得推广,既保护了文物,又为老人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养老点。

为选“最佳”养老点社区不惜“找麻烦”

楼下社区党支部书记游金荣告诉记者,今年莆田要基本实现每个城镇社区建立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目标。楼下社区现有人口14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310人,老龄化比较严重。为此,社区积极响应市里的号召,为辖区空巢老人、单身老人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经过反复选址,认为辖区内的杨氏民居祠堂为最佳养老点。”游金荣说。

然而,社区工作人员在清理祠堂时却遇到了大难题,“祠堂废弃了十几年,打开一看,吓了一大跳。长期无人出入,年久失修,房屋四处渗漏,大部分木构件都已经腐烂。”游金荣说,看到这种情况,有群众说,别折腾了,租套套房多省事,又有设备又不用打理。考虑到套房空间有限,且老人爬楼梯不便利,祠堂周围环境优美,且位于居委会对面,便于管理,社区还是决定揽下“麻烦事”。

“清理时,运了好几车的杂草。”游金荣说,目前社区修葺祠堂已经花了1万多元,估计完全修好还要再花2万元左右。

游金荣认为,杨氏民居是难得的文化遗产,社区利用废弃的祠堂文物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既解决了老人宜居问题,又能使文物得到利用,在利用中受到保护。

社区投资金修葺古宅迎“新春”

一块方砖铺就的大埕,一条溪流平行的溪流,周边小桥林立,桥下流水潺潺。记者在楼下社区看到,杨氏民居气势恢宏。从高处俯瞰,宅院层层叠叠,座座院落红砖红瓦,燕尾山墙,雕梁画栋。

大砖埕北面的民居由三大座宅院组成,宅院一字排开,东边正厝悬挂着大红灯笼,是一座四进七开间的大宅院,右边是一座四进三开间的宅屋,此次重修的祠堂位于左边的四进三开间的院落。

走进祠堂,只见内部宽敞,门厅左边的屋子已经整修完毕。沿着门厅往前走是中座。屋子里,已经并排摆放着几副床架,另有几间小屋也已经清理整洁。中座后又有一块小砖埕,后面是后座,最后到达后供堂。

按照规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在今年9月份完成建设,届时社区将在中心里为老人添置床和棉被等生活用品,供老人起居休息,还有电视、象棋等供老人休闲娱乐,还将提供报刊和书籍供老人浏览阅读。中心还将设立专门管理处,便于管理。

□相关链接

杨氏民居原来不姓杨

记者了解到,杨氏民居的建设历史要追溯到南宋,当时国子监祭酒刘政在涵江保尾和楼下一带重开水心河,引水注入望江。

明代,卢氏认为这里小桥流水,环境优美,是块风水宝地,在此建了庞大的住宅。因屋前铺有大砖埕,因此该地被称为“卢埕”。卢氏把自己周围的一段水心河雅称为“卢溪”,还在小石桥的护栏上装置一块中间雕刻着楷体大字“卢溪”的横额,横额左右两边各用隶书雕刻三个字,左边为“饮且食”,右边是“寿而康”。目前,这组卢溪桥上的石刻已经成了社区专栏上的装饰。

到了清代中期,卢氏家族日趋没落,就把这片好地转卖给富商杨氏。然而,看中这块风水宝地的杨氏并不喜欢原来卢氏的住宅,就重新铺埕盖屋。从清道光年间起,杨氏花费了25年时间建起并排三大座四进的大宅院。民居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每一座,每一进,每个房间都十分亮堂,宅院除了有9个天井外,还有前埕、后院,空间宽阔,空气流通顺畅。三大座并排的结构中间有两条笔直的小巷相隔,曲径幽深。除了祠堂,民居还设有私塾。

早在1993年,杨氏民居就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民居至今保存完好。文物部门认为,杨氏民居用材硕大,工艺精美,是清中期江南民居的代表,极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清代古民居建筑的宝贵实物材料。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