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海峡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台湾看病便宜又方便 医疗纠纷却不断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看病便宜又方便 医疗纠纷却不断

台大儿童医院门诊大厅环境干净整洁,看不到几位患者
台大儿童医院内配备了各种玩具,小朋友挂点滴还可玩玩具,忘记了疼痛
 

N本报驻台记者 关永辉 文/图

本报台北专电 大陆有关医患矛盾的新闻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看病难、病不起成了社会的普遍问题。在台湾医患矛盾是否尖锐?医疗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看病难的问题?本报驻台记者日前走进台北医院,发现在台湾看病方便又便宜,且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很有特色。虽然岛内看病很方便,服务很周到,但医疗纠纷案件数却一年比一年多,台湾卫生部门已计划成立40亿元(新台币,下同)的医疗事故救济基金,缓和医患纠纷。同时岛内正在制订“医疗纠纷处置法(草案)”,让医患纠纷处置更有章可循。

【现状】民众看病很便宜 官方财政亏损大

台湾从1995年开始实行全民健康保险,覆盖率高达99%,持健保卡看病个人所交纳的健保费并不多,约为个人月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在台湾,低收入人群每人每年平均缴纳保费3200多元,而高收入群每人每年平均缴纳保费6400多元。

台湾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不久前他的家人身体不适住院近十天,又是CT又是全身断层扫描,但最后只花了1000多元,其中挂号费两三百元,到院外自行买药花了几百元,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免费的。

台湾一名前“立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大谈台湾看病太便宜。他说,他几年前在台大医院动了心导管手术,住院4天,装了血管支架,自己只花近2万元,剩下的100多万元都是健保付费。这么好的医保待遇,世界著名杂志《经济学》曾将台湾医疗保健评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瑞典,评估台湾民众对医疗的满意度高达八成。

不过,看病便宜也让台湾财政压力大,药品浪费大。目前台湾每年健保支出大约为4000亿,且连年亏损,2009年亏322亿新台币,2010年亏427亿。为弥补健保亏空,前不久,岛内当局决定健保二代明年上路。与现行健保最大的不同是,二代健保须课补充保费,累计超过4个月投保金额的奖金,以及单笔金额超过2000元的兼职薪资所得、执行业务收入、股利、利息及租金,都要课2%的补充保费,估计全台每年补充保费约有208亿元,以维持健保收支平衡。

【浪费】有人一年跑百趟 上医院如逛市场

4日记者在台大医院儿童医疗大楼(也称台大儿童医院)发现,门诊大楼前看不到几个人影,十分安静,与想象中的儿童医院门前人声嘈杂、车来车往情况完全不同。而在门诊大厅,则闻不到消毒水的味道,大厅内同样看不到几位患者,其安静之程度甚至让人怀疑这里不是医院。

医院大厅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布置得很温馨,大厅中央摆放着沙发,家长们三三两两地坐着休息。大厅一角甚至配备大型玩具,一位正在打点滴的患儿乐呵呵地玩着,不哭也不闹,全然没意识到自己额头上还扎着针。

台湾新光医院黄永吟专员说,在台湾看病确实非常方便,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排长队,因为台湾有4个级别的医院,数量很多竞争激烈,患者可选择的余地太大了。患者如果对一家医院不满意,可选择另一家医院。

由于在台湾看病方便,导致一些人爱“逛”医院,去年有一位台湾民众共看病438次,“逛”了119家医院。有的妈妈早上带小孩看内科,如果病情未明显改善,下午再去看耳鼻喉科。

【自律】医疗资源充足 医生不收红包

台湾一位跑医疗口的记者说,在二三十年前,医生收红包的现象在台湾相当普遍,人们深恶痛绝。后来随着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好医生越来越多,患者根本不需要送红包也能约到名专家看病、开刀,也就没必要送红包了。而台湾医生如果收红包被举报,一旦查实就要被院方辞退而丢饭碗,而现在台湾就业这么困难,医生的收入又高,谁也不希望为了一点“小意思”而前途尽毁。

不过让人玩味的是,台湾立法部门前几年却对医生收红包网开一面,医生收红包不用再担心有牢狱之灾。2006年台湾通过的“刑法”认定公立医院医师不具有公务员身份,若收取病患红包,不构成犯罪。而原先台湾的旧“刑法”规定,公立医院医师一旦收了红包就是受贿,必须面对刑责甚至坐牢。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当时在“立法”时考虑到私立医院的医生拿红包吃回扣不算犯罪,而公立医院医生却算犯罪,显得不公,所以在修法时删除了相应的条款。这一项修法引起极大争议。

【原因】医患关系紧张 多因治疗分歧

看病便宜又方便,患者也不用担心只有给医生红包才能安排病床或手术,这是不是意味着医患之间很少有纠纷?

而事实却是,台湾医疗纠纷案件一年比一年多,患者甚至提出天价赔偿要求,每年都有数名医生因为医疗疏失被判刑。台湾“卫生署”对外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每年岛内法院送鉴定的医疗纠纷案件超过500件,数量急剧攀升,这还不包括私下和解的个案。全岛每年医疗纠纷约一两千件,医院相关赔偿金额约七八亿元。

有的医疗纠纷最后的发展与大陆也有些相似——患者家属在医院撒纸钱、抬棺材。去年8月,高雄市一位孕妇在医院生产时不幸去世,死因是肝坏死。家属索赔500万元不成后,便发动两辆旅游车及20辆小轿车的人到医院抗议。当时警方不得不动用近百位警察维持秩序。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目前网络时代民众容易取得信息,改变了传统上不对等的医患关系,从过去“医生说了算”的威权模式,演变成病患敢于质疑医师的诊疗,这是医疗纠纷案件增加的一大原因。台湾“医改会”解释,手术的危险性高,争议性也大,民众就医中手术方面最易引起争议,比率高达37.4%。比如医生在初诊时原以为只要切除患者A器官,但在手术进行中却发现问题远比原先想象的复杂,还需要动其他方面的手术,患者就大为不满。这些案例部分是源于疾病的复杂性,不易立即作出判断,不该全数归咎于医师。台大医院金山分院院长黄胜坚说,这些均是个案,并不能说明台湾医患关系已水火不容。

当然也有部分医疗纠纷案件确实是因为医生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失。台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析,医疗纠纷的医事鉴定结果,判定医院方面有疏失的比率约为一成七到一成八。

【措施】医疗纠纷投诉方便将筹措40亿救济金

按照目前台湾的规定,台湾民众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有:直接向医疗机构提出申诉、请求民间团体协助、寻求民意代表协助、自力救济、寻求县市卫生局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台湾“卫生署”提出申诉;最后则是采取诉讼的途径,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据了解,为了缓和医患关系,台北市卫生局多年前就开始设立“医疗争议调处小组”。该小组是由法律专家、社会公正人士及消费者团体代表等组成,完全是中立的第三方,主要功能是让双方各退让一步,消除彼此争议,进而减少医疗诉讼,目前调解成功率达到四成左右。

台湾“卫生署”表示,考虑到台湾医疗纠纷案例层出不穷,医生时不时要担责,“卫生署”将成立每年40亿元的医疗事故救济基金,由公务预算、各级医疗院所各自分摊20亿元。针对生育、手术、麻醉等医疗争议定出补偿上限,如果确属院方诊疗失误,最高可赔200万元,希望以此减少医疗诉讼。患者家属对于200万元赔偿上限不满意,可通过民事诉讼渠道求偿。该基金有望年内上路。

如果患者提出超过200万元的天价赔偿要求,医生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为此有“立委”建议,台湾应比照汽车推动强制医疗第三者责任险,由保险负责理赔医疗纠纷,全面推动医生医疗责任险及诊所责任险,这样既可分担医生及医疗机构风险责任,也可合理有效解决医疗纠纷。

【立法规定】纠纷必须先调解

为了应对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的现实,避免让医生时不时出庭应诉,台湾正在制订“医疗纠纷处置法(草案)”。草案规定,医疗纠纷应遵循“调解强制、仲裁任意”原则,规定医疗纠纷事项在起诉、告诉或自诉前,应先依法调解,调解不成,经双方同意可订定仲裁协议,依规定申请仲裁,使医疗纠纷能有更便捷的处理渠道,让病人在提起医疗诉讼之前,经由调解程序,得到适当道义补偿,进而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