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7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贺绍俊:山地和海洋的短兵相接
杨少衡:民间信仰的文化猜想
刘登翰:题材“不决定”论
尹汉胤:本土创作需要文化自信
林那北:本土题材应有独立思考
陈希我:福建的“边缘感”让我感觉很好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绍俊:山地和海洋的短兵相接

评论家
 

福建是个特别的地方,它在文化上的可想象的空间仍然很大。福建靠海,但在漫长的海岸线上福建80%以上是山地,“闽道更比蜀道难”,因为福建的山被水冲刷成一格一格的,破碎化了,所以福建是桃花源,进入福建以内外面的人就很难干扰它了,它可以成为一个桃花源。

但福建没有封闭,因为它的前面有海,封闭的山地迫使这里的人要从大海出发。中国的文化是自足的,不具有进攻性,但在这里却是包容的。

外来的文化可以不断进来,它可以消化、吸纳,把其他文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要素。在泉州,很多文化是并存的,你可以看到这种并存是相互融洽的,比如在泉州产生了独特的十字架的装饰,把中国文化中的云彩华盖加入到十字架上成为新的造型。山地文化封闭,让这里保持了文化的原汁原味;但同时海洋文化的开放又将传统的东西重新打碎,生出新芽。

据说,福建的民间信仰有1000多种,我在泉州甚至看到了一座“解放军庙”,它允许外来的信仰存在,变生出新的信仰,27个解放军塑像摆在祭台上,这种文化想象,只有在福建能够产生。1000多种信仰其实是在我们的民间,我们抓住本土做文章,不是要做主流的传统,而是走到民间,找到原汁原味的传统。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