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章微/文 黄孔瑜/图
本报讯 “看,神话之鸟!”4月10日下午2点半许,本报摄影记者黄孔瑜在福州长乐闽江河口湿地,拍摄到“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
由于全球数量不足50只,而且一度失踪了63年,黑嘴端凤头燕鸥显得格外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能拍下“神话之鸟”是全国“鸟友”的梦想,也是许多摄影记者的梦想。这是“神话之鸟”连续九年造访长乐闽江河口湿地。“鸟友”们打趣,这是“神话之鸟”和闽江口的约会。
负重30斤涉水20分钟
只是为了在群鸟之中看它一眼
前年,“神话之鸟”4月10日造访闽江河口湿地,去年是4月9日来的。为此,福州摄影家协会生态摄影分会的摄影爱好者早在前几天就在闽江河口湿地蹲点拍摄,生怕错过“神话之鸟”。4月10日中午,本报摄影记者跟随福州摄影家协会生态摄影分会的摄影爱好者去“碰碰运气”。
大伙儿到达闽江河口湿地,需先坐小船,再换上连体的防水衣裤,趟过1米多深的水。最深的水齐胸,大伙儿只好把长焦镜头、脚架等摄影器材举在肩上。防水衣裤加上摄影器材有30斤左右,大伙踩在水里的淤泥上,一脚深一脚浅,行走20分钟,才走到对面的沙洲上。
大概40米开外,一群燕鸥正在滩涂上觅食,大伙儿架起“长炮”拍摄。通过长焦镜头,本报记者看到,在一大群燕鸥中,有3只与众不同的鸟。它们头顶黑冠羽,嘴前端带有黑色,直觉告诉他,这就是“神话之鸟”。把照片放大了仔细分辨,果真是“神话之鸟”。
连续3年,准时抵达闽江口
“神话之鸟”在此嬉戏求偶
镜头里的3只“神话之鸟”站在浅浅的水滩上,扑棱着翅膀,拍打着自己的身体,似乎要把尘土洗去。它们还用嘴整理羽毛,似乎在精心梳妆打扮。洗清爽后,“神话之鸟”就开始求偶了,或偷吻另一只,或与对方耳鬓厮磨一番。大约10分钟后,它们才展翅飞翔,随后不知踪影。
摄影爱好者说,过去“神话之鸟”造访我省,基本都在4月中下旬。而近3年,黑嘴端凤头燕鸥都是4月10日前后准时抵达闽江河口湿地,就像和闽江河口湿地有个约会一般,准时得不得了。
在“神话之鸟”嬉戏的滩涂地约500米开外,一部挖掘机正在作业,它挖起滩涂上的泥沙,掏出一个个小池塘,每个池塘约有1亩大小。一大片滩涂上,已被挖出几十个池塘。当地村民说,这些池塘是用来养虾的。
福州摄影家协会生态摄影分会的摄影爱好者说,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省最优秀的河口三角洲湿地,多年冲积而成的湿地滩涂是鸟类的天堂,是让全国“鸟友”艳羡的观鸟圣地。但是如此开垦,不知道会不会破坏湿地,打扰水鸟。
黑嘴端凤头燕鸥
又叫中华凤头燕鸥,是中型水鸟,体长38~42厘米。它在世界鸟类红皮书中被列为“濒临绝种”等级,是所有鸟类中最稀有的种类之一。1937年以来,黑嘴端凤头燕鸥一度被专家认为已经绝种,直到2000年,才在台湾马祖被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