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福州新闻·时政
3上一版  下一版4
 
鳌峰大桥最快月底封闭
□简讯
清代设专款抚恤各国海上难民
光禄坊、福寿巷下周停水一天
船政天后宫6月接受学生祈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北故宫史料又重现一些有意思的历史片断
清代设专款抚恤各国海上难民

 

N本报记者 李熙慧 林丹

本报讯 “清代福建沿海的水师经常救助海上难民。”昨日,长乐人大科教文卫委蒋滨建说,乾隆皇帝还下奏折将这块内容纳入财政支出,并在难民回国时,贴补米、面等物品。

连日来,蒋滨建已开始解密台湾老者张长卿赠送的台北故宫的史料。昨日,他告诉记者,涉及平潭海坛水师的史料,不仅有皇帝亲自任命水师总兵的上谕,还有处理琉球、朝鲜、越南进贡朝拜等各方面内容,填补了本地研究的空白。

其中一份乾隆皇帝的奏折,提及朝廷对官兵搭救的各国遇难渔民如何安置等具体内容。

蒋滨建说,此次的朱批奏折涉及当时的国家有琉球、英吉利、荷兰等,显示了闽省海防与多国的关系,古琉球国与福州的关系,朝贡,及清朝对福建沿海遇风灾外国船只的救抚,揭秘了清代对外关系的情况。

蒋滨建分析,乾隆年间正是清朝国力鼎盛之际,四方来朝者,或遣使进贡,或进行贸易,和中国沿海地区的人民交往十分频繁。但不幸的是,每年6、7、8月,台风肆虐,海上不断发生船只遇难事故,造成很大的灾难。

他说,由于清政府在沿海一带采取有效的救助难船的措施,使得大批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遇险难船得以获得救助。因而沿海各省督抚有关报告救助海上难民的奏章,源源不断地送至紫禁城。乾隆皇帝总是朱批要中外一体,怀柔远人,嘉勉有关地方官员加意抚恤,使每一个漂流到中国的难民得到妥善的安置,然后遣送回国。在整理资料过程中,蒋滨建发现有关水师官员的任命上谕就有11份,跨越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

在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月初三这份上谕中,是对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的任命,里面还强调了对福建项目、金门、海坛、南澳、澎湖的防卫部署及要求,是数份上谕中涉及防卫部属地点最多的一份。

蒋滨建告诉记者,海坛水师是清朝水师精锐,海坛为闽省门户,浙粤冲途,在清朝三百年间,平潭一直是台海战略要地,与台湾关系非常密切。在蒋滨建收集的资料中,还有当时清朝末年官兵训练射箭、火枪等珍贵的老照片,结合史料,直观地把大家带回过去。

他告诉记者,故宫史料为研究海坛水师方方面面的关系提供了权威依据,填补了我省历史空白。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