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
本报讯 本报去年3月3日,独家报道了漳平奇和洞的重大考古发现(详见2011年3月3日A3版),昨日本报又独家披露了奇和洞遗址角逐“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消息,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昨日下午4点半,好消息从北京传来,奇和洞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奇和洞遗址考古领队范雪春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结果出乎大伙意料。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楼建龙介绍,2000年以来,福建有三次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2000年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2005年浦城猫儿弄山商代窑群、2006年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说,现在国际考古界有两大课题,一是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另外一个是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具体的时间、生产、生活中一些具体细节的过渡技术。而奇和洞刚好为这两大课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研究国际性课题最好的例证。
“奇和洞遗址的研究关系到海峡两岸人类迁徙和交流,弥足珍贵。”高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一直强调这一点。
高星说,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延续的过程中,奇和洞留下了丰富的遗物,遗址还存在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这是研究史前人类从狩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最好的实物。”他向记者透露。
记者了解到,现在南太平洋各个岛屿之间的序列研究已经很清楚了,国际考古界将这一内容的源头指向了台湾。而台湾的史前人类又是从何而来,源头再次指向福建沿海。
领队范雪春说,海峡两岸远古文化相连,奇和洞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依据,值得专家进一步分析和解读。
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ChristopherJ.Norton副教授和斯坦福大学JennieJin博士也对这一遗址充满兴趣,专程实地踏勘,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破解南岛语族起源的答案。
遗址差点被炸掉
古田会议纪念馆工作人员吴锡超是最早参与调查奇和洞的考古队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把山洞当成卡拉OK娱乐场所,之后又成为石灰岩开采矿区。”吴锡超说,大家根本没想到,脚下就埋藏着远古遗址,差点就炸开采矿了。
出土头骨的那天也很偶然。2011年1月3日下午,来自汉城遗址博物馆的退休职工赵兰玉在清理干净一个扩方后,摸了摸隆起的表面,居然是一个人的头骨。考古工地沸腾了。
高星说,南方能够保存并出土完整的头骨非常珍贵,南方土壤潮湿并带有酸性,绝大部分都无法保存。
范雪春说,奇和洞今后可能会有更多重大研究成果面世。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
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
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
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5.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
6.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
7.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
8.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
10.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