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朝鲜“断”箭 美断援粮
金正恩穿西装打领带
这场“火箭秀”够1900万朝鲜人吃一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媒视点
这场“火箭秀”够1900万朝鲜人吃一年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韩国情报当局推测,朝鲜为开发13日发射失败的“银河3号”火箭和“光明星3号”卫星共投入8.5亿美元。一般而言,发射一次远程火箭需花费3亿美元左右,而这次朝鲜在西海地区新建发射基地,一共所需费用约达其三倍。

外媒为朝鲜算了一笔账,如果这次卫星发射所花的8.5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玉米),可购买250万吨。按朝鲜当前的配给量,这相当于1900万名居民一年的粮食。

火箭发射失败意料之中

朝鲜此次发射失败,并没有让外媒感到多么意外。朝鲜方面公开承认发射失败后,并没有说明失败的原因,只是表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正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日本有关专家则指出,问题可能出现在一二级火箭分离阶段。

日媒的文章称,迄今为止朝鲜发射“导弹”的机会太少,技术上还不成熟。火箭开发技术与弹道导弹研发技术具有许多相同之处,日美俄等航天先进国家的火箭研发也经历了屡次失败的试验阶段才逐渐成熟。

就连朝鲜本国民众也持相同观点。一位在平壤酒店工作的员工称:“我对朝鲜发射失败并不感到惊讶,看看二次大战期间苏联、美国、德国火箭技术发展的历史,这些国家都需要进行很多次发射才可以改善火箭技术。”

主动承认失败极为罕见

真正令人意外的,是朝鲜在这次发射中表现的开放态度,以及首次主动承认发射失败。日媒称,朝鲜事先向外国媒体公开发射场以及在事后承认发射失败均极为罕见。朝鲜于1998年8月和2009年4月分别发射了“光明星1号”和“光明星2号”卫星,尽管美日韩等国都表示没有在预定轨道上找到朝鲜的卫星,但朝鲜一直坚称卫星发射成功。

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朝鲜承认发射失败的意义,其实不亚于发射卫星本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指出,朝鲜承认发射失败,这在政治上是一个很显著的变化,就是公开透明。

从朝鲜宣布发射计划的第一天,到发射失败,几乎每一步朝鲜都做到最大的透明度,这种变化反映出朝鲜新一代领导人在政治思维上的变化,更加自信和开放。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