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伟强 文/图
本报讯 周文水今年62岁,2004年从原莆田县纸板厂退休,现住在城厢区,属于肢体类残疾人,走路需要靠拐杖支撑。为了方便出行,退休那年,周文水花了46元钱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自行车,通过一番改装后,小三轮成了他的贴身伙伴。
周文水介绍,他在闹市区亲眼目睹了多次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不按规定行驶或者不礼让行人造成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总忍不住要说上几句。上个月,周文水听说一朋友家的小孩子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死,“小孩子活蹦乱跳,多么可爱!”自从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文水再也坐不住了,“想起来,天天都睡不着觉,良心不安。”他决定上街“执勤”,当交通协管员,帮助行人安全过马路,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
每天上午7点左右,周文水从家里出发,骑着小三轮车来到文献步行街附近,他每天都要赶在上班高峰期前随机找一个交通繁忙的路口,将小三轮车停靠在路边,坐在三轮车上,拿出哨子,开始他的工作。
“注意安全,不要闯红灯”、“慢点开,让行人先过”、“公交车先行”……4月11日下午2点左右,莆田天气闷热,记者在文献路与胜利路交叉路口附近看到,周文水坐在三轮车上,将受伤的右脚叠放在左脚上,双手不停地变换动作,有时拿出哨子,使劲地吹,引起路人注意,提醒他们谨慎驾驶,不要违规行车。大约过了十分钟,周文水的脸上满是汗水,他拿出毛巾擦完后,匆匆喝了几口水,又开始“指挥”交通。2点半左右,周文水看了看手表,告诉记者他要下班回家了。
上下午的两个上下班高峰期,每次“执勤”他都会赶在高峰期前到达现场,而每次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这个路口,有时在那个路口。周文水告诉记者,不固定一个地点“执勤”,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遵守、维护交通秩序的行动中,让莆田的交通秩序井然。
周文水每天要“出勤”四次,“家里人都不知道,他们问,我就说出去锻炼”,为了保证每天都可以正常“上班”,周文水都要带上一件运动服,告诉家人自己要去锻炼。周文水虽然右腿残疾,但他每年都会花6个小时的时间骑小三轮车到湄洲岛。他说,“只要身体可以,我会坚持到底,一辈子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