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练仁福 周锡银 童正忠 马海涛 吴光辉 文/图
开栏语
春日渐暖,放眼八闽,“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从3月初开始,全省10多万名各级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楼,访千家情,解千家难,深受群众欢迎。
4月8日至13日,海峡都市报负责人及记者一行6人,驻点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到田头、上竹林、下厨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了解发展难题,努力为村民排忧解难,寻求促进发展的路子;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商讨脱困之路,并送上慰问金。
大源村,始于唐宋,属两省三市四县交界之地,地处泰宁大金湖源头北溪上游,大山背面是江西抚州黎川,省内与邵武、建宁为邻,空气清新,生态优美,民风淳朴。全村平均海拔820米,古为闽赣要塞之一,村里遗留很长一段古驿道,各朝各代,很多寒窗苦读多年的福建学子,就是从这里穿过江西,一路向北至京师,考取功名。这个千年古村,出过三个太守,底蕴深厚、古迹众多,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遗憾的是,生态优、民风淳、文源深这一个个“招牌”,未能造福大源村,古道荒凉,日显偏僻,数十年来,村民守着人均1亩水田、11亩竹山,生活并不富裕。2010年“6·18”大水灾更让这个680余人口的村子面临发展难题。
6天驻点,记者一行和当地群众成了朋友,交了感情,村里上上下下求发展的急迫心情让我们触动很深。今起,本报将推出“大源驻村记”专题报道,与广大读者一同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开通“金点子热线968111”,邀您一同为大源村发展献计献策。
野花开满山芬芳满枝丫
没有壮丽的山水,没有广袤的草地,可大源村的一草一花一木却让人流连忘返。
大源村离城关32公里,一条两车道的水泥路,略显空荡,行车越近大源,空气越清新,满山苍翠。途中几处丹霞地貌,山间一簇簇映山红,虽在百米之外,但一阵春风,花香扑鼻而来,令人沉醉,让人不自觉地哼起《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初到大源村已是中午时分,几头老牛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躺在路旁沐浴阳光,时不时甩起尾巴赶赶蚊蝇。老牛,野花杂草,竹林山溪……山间潺潺清泉滴落山谷,清脆声就像一首轻音乐让人舒坦,漫步这样的山间小路,处处是景,让人不经意间止步、发呆。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同事连连感慨,习惯了闹市喧哗和机动车尾气的我们,在大源村的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奢侈和弥足珍贵。午间泡茶,口口醇香。“其实啊,茶品比不上你们的,不过山里这水给茶加分不少。”村书记严建华笑着说。
村里小河上的板桥,桥头的乡村小店,木廊上老妪洗着刚从山上挖来的春笋,沥沥春雨中,这幅画卷是那么沁人心脾。
淳朴的民风与花香并美
大源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映山红,不过这里的映山红并非红得通透,而是略带粉白。严建华说,海拔偏高偏冷,因此花色比较淡,而这淡淡的映山红正是大源村与世无争的民风的写照。
清晨的大源村安静、祥和、整洁又饱含历史沧桑。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并没有被现代化的进程所淹没,远山云雾缭绕,村道鸡鸣犬吠,晚饭后村民早早入睡,村里静得能听见山上的鸟叫。
虽然偏远,但大源村民热情好客,他们习惯于端上一碗“擂茶”,招呼客人。80多岁的戴盛发老人,普通话格外流利,每次遇上外地来客,他都要认真地一一介绍乡村的人文历史。河桥上,两排椅子,午后村民常常围坐桥上,聊聊今年春耕,谈谈来年山里的竹笋。
“村里能把生态保持得这么好,非常难得!”6天时间,记者一行6人深深陶醉其中,严建华却略带遗憾地说,其实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村里没有工业企业,村民的收入比起别的村低了不少,不过也正因为没有工业,这村子环境始终如一。”听了他的话,我们“安慰”说,“生态好将是未来大源村发展的最大资本,只要找准路子,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终将为大源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