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张海英
4月18日,卫生部部长陈竺首度回应“问题胶囊”。他表示药物胶囊重金属限量早就有标准,我们现在要依法严加管理。他还说,对我们的药品、对企业家的诚信、对医药卫生事业还是要有信心。(4月19日《新京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药品行业的最高监管者,卫生部则是它的上司。因此,卫生部负责人对“毒胶囊”事件的首次回应格外受关注——卫生部的表态关系到“毒胶囊”事件调查能否深入,处理能否到位。
陈竺部长呼吁公众对我国药品“要有信心”,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家药监局正在抓这个事”;二是“有责任的企业家科学家是我们国家医药行业的主流”。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未必能让公众放心。假药、“毒药”等案件每年都有多起,从案件处理结果、部门监管等方面看,都很难让公众很快恢复信心。
针对“毒胶囊”事件,有医务工作者对药监行政问责制度、药品招标制度提出质疑——国家层面一直没有GMP认证,真正拿到国药准字号文号的明胶企业仅有3家。如此情况下,公众如何对中国药品有信心?
而企业的道德意识更让人无语,“毒胶囊”涉事药企被曝有9家,大多数企业没有公开道歉。连最起码的道歉都没有,何谈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全靠其自觉,而是需要制度监管倒逼他们敬畏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在这方面,美国针对问题药品建立了完善的黑名单体系以及严厉到足以让无良企业倾家荡产的惩罚机制,可我们有什么?单靠药品管理法、中国药典等法律文本,无法给药品质量安全撑起“保护伞”。
公众对中国药品有没有信心,不是某个部门说了算,而在于能否构筑起足够强大的安全防范网,包括制度设防、部门监管、企业责任、社会监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