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1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药品如何让公众“有信心”?
“害怕”的背后
“孔融让梨我不让”其实关乎教育智慧
这种“炫富”何以感动人
□网友说话
吹泡泡打造“作家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时评人物榜
“孔融让梨我不让”其实关乎教育智慧

阿华/图
 

N望桉

今日人物:上海一小学生

上榜理由:他回答“孔融让梨我不让”被语文老师判错引争议

最近,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语文考试中的“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名小学生很委屈,认为4岁的孔融其实并不会这样做,坚信自己没有答错。孩子父亲将试题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网友热议纷纷,普遍认为小孩子说出心里话就不能算错。(4月19日东方网)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下的00后小孩接收信息丰富,视野开阔,有自己的思想,不再视老师的言行为圭臬。日益多元和包容的社会舆论也鼓励孩子充满个性,敢言敢说。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孔融让梨我不让”成为焦点事件,阅卷老师为千夫所指。

客观而论,这样指责老师过于苛刻,毕竟这是一场考试,既然是考试,就得对试卷的对错作出评判。有网友说,“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是道德考题,怎能够出现在语文试题里?按照这个逻辑,语文根本没法考试了,因为所有题目都可能跟道德扯上关联。

“文以载道”是我们的传统,它能源远流长几千年,自有其合理性。具体到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孔融让梨”故事,其蕴含的“仁者爱人”的儒家道德理念,也不能说就是迂腐的。不少网友说,不能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如今的孩子,这话没错,可就算无法成为圣人,了解圣人如何为人处世也未必是坏事,更不等于“孔融让梨”就一定是错的。这是理性之人应该有的逻辑常识,这与应试教育与否无关,即使在教育理念最为宽松的美国,其小学课本里也不乏类似的道德灌输。

从这个角度说,阅卷老师对“孔融让梨我不让”打上叉,是在执行其教育任务。要说欠缺,该老师缺的是一份智慧,他只知执行教学大纲,而忘了老师除了判断学生答题对错,更在于教化,引导孩子心智成熟。

所以,如果是有经验的老师,他应该会采取更有技巧的办法,在表扬小学生说出心里话的同时,也委婉提醒:如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梨,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岂不是更好?

从儒家的“孔融让梨”到颇具现代气息的“分享梨”,这是灵魂工程师的价值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