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钟兰 陈燕燕 毛朝青 实习生 陈乾铭 文/图
【市民反映】昨日,潘先生拨968111反映:2月底至4月上旬,福州鼓楼区树汤路被“开膛破肚”,施工牌写的是“电力改造”。4月10日左右,工程完工,路面刚被填平,可居民还没清静几天,上周末,路又被挖开了,这回施工牌上写着“LED路灯改造”。市民很纳闷,“电力改造”和“LED路灯改造”,应该同属一个系统吧,协调起来很难吗?为什么要分期施工,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马上核实】树汤路连接华林路和湖东路,宽约7米,长约1公里。昨日,记者来到树汤路,发现路两边的人行道被挖开了,堆放着大堆的沙子和砖块,多名工人正在人行道上铺地砖,行人只得走到机动车道上,和疾驰的车辆抢道。靠近蔚蓝国际小区,警示牌占用了一个车道,几名工人正用钻头钻路面,过往车辆只得绕行。
记者注意到,警示牌上写的建设单位是“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而在温泉公园外的施工牌则写着“福州市道路LED路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也是“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沿途还有自来水公司、电力部门的施工抢修牌。
路边一位店主王依姐说,2月底开始,这条路就不停地被破开,埋污水管、雨水管和各种电缆。4月10日左右,路面刚填好,不久又有人来施工,这回是修人行道和装路灯,整条路到处是警示牌,车子常磕磕碰碰,周边居民出行很不便。
常路过这里的方先生说,树汤路在“白改黑”。近两个月来,在这里施工的好多工程如埋雨水管、修人行道、装LED路灯等,建设单位都是市政工程管理处,“既然是同一个单位的工程,为什么不安排在同一时段施工?非得把工期拉这么长,路面这里挖完那里挖,既浪费资源,也影响居民的生活。”
【记者连线】市政工程管理处办公室潘主任说,近两个月,各部门正陆续完成缆化下地、人行道改造、铺设沥青等工程,其中有多项工程确实都是市政工程管理处的,但无法同时进场施工。因树汤路是市区繁华路段,车流、人流量都比较大,各项工程又都是机械化作业,一旦工程车、吊车同时进场,路面上排不开,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而地面下的管线埋得深浅不一,位置不同,即使同一路段、同一水平面相邻管道的施工,也有可能因为管线靠得太近,施工面不足,所以不得不错开施工。
福州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则说,2月底,该路段进行的是内河截污工程,3月才开始“白改黑”工程。动工前,市政部门曾进行总体计划审批,需要下地的各个缆线部门经过统一审批后,按工序安排了进退场的时间,因各个部门在工作交接、备料时间、管线深浅等方面的不同,只能进行交叉施工,他们已避免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