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国内“问题食品”不时见诸报端。针对食品安全这一问题,本报的海外闽人观察员发回了他们的见闻。即便在美德等发达国家,也难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但在发现问题后快速、严厉的处理,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布等等,对于重塑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至关重要。
日本主动召回问题产品更能赢得信任
讲述人:洪东升(本报记者)籍贯:福建南安 公派日本研修生
在日本研修期间,经常会买一些饮料和速食,只要你在消费期限内食用,大可不必担心会产生副作用。
因为日本的食品准入门槛较高,价格也相对高,比如三棵类似上海青的蔬菜,折合人民币都在15元左右。6个鸡蛋要30元左右,10斤米少则180元,多则300多元。但不管是面包还是农产品都必须标明产地、日期、企业主及注意事项等,以备出现问题时迅速追根溯源。
平时读报也会发现,日本报纸上经常有主动召回食品的广告,比如遗漏了对过敏原的标记,企业就必须回收特定批号的产品,所产生的费用由企业承担,企业还要向消费者道歉。据介绍,企业在第一时间主动召回不合格产品是一种良性的自我保护行为,会因信息公开而赢得消费者信任。相反,企业如果忽视这个责任,出现问题后经媒体曝光,就几乎宣告了企业的破产。
在日本,只要你从超市拎回来可食用的东西,都可以知道该食品是谁生产谁负责并有食用注意事项。据介绍,这就是食品标签制。日本在食品的传送链中实施了食品标签制,建立了完善的食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并有义务保管这些信息3年,保证了从食品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相互追查。
□相关链接
《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基本法》是日本保障食品安全的两大基本法律,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日本还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行政机构即食品安全委员会,其隶属于内阁府,主要负责食品安全行政,由此形成了农林水产省、劳动厚生省和食品安全委员会三方协同制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另外,在全国各地还设有为数不少的派出机构。
德国每一颗鸡蛋 都能查到“妈”
近年来,德国的确也曝出了不少食品问题,如毒黄瓜、毒鸡蛋等。这说明,即便在严格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下,德国监管机构也不能完全保证食品安全。既然有时候问题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出现问题后的措施机制、惩罚规定等,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4月12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家养殖场生产的有机鸡蛋中发现有毒物质二恶英含量超标。
事情曝光以后,联邦卫生部的相关工作人员迅速通过各种媒体对消费者发出通告,希望凡是购买到毒鸡蛋的消费者将鸡蛋立即销毁或者拿到超市退货。那么如何辨别问题鸡蛋,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原来,在德国任何一个生产销售的鸡蛋,在出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都会被贴上一个类似出生证明的代码。这个代码上的信息包括:母鸡的饲养状况,是放养的还是笼养的;出产国,是德国、荷兰还是法国等;哪个联邦州的哪个农场;鸡蛋是出自哪个鸡笼里的哪几只母鸡。有了这些代码,只要鸡蛋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查到农场甚至具体的母鸡。同样,消费者可以通过鸡蛋上的代码,根据卫生部给出的毒鸡蛋信息来确定自己所买到的鸡蛋是否是问题鸡蛋。
讲述人:周大卫籍贯:福建沙县 现居:德国科隆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对餐饮业的措施机制和惩罚力度也相当严格。上周末我跟波恩的老华侨彭先生聊天时得知,几年前在波恩某家中餐馆就发生过一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据他的描述,当时卫生局接到消费者举报后,立即就派出数十名执法人员,对餐馆进行突击检查。当天大概有六七名的厨房工作人员都被带到医院体检,所有的食物也被抽样检查。最后查出是自助餐中的凉菜细菌严重超标,原因是厨师长违规操作,使用过期食品。虽然没有严重危害到消费者健康,但最终的惩罚结果还是令餐馆老板瞠目结舌:除了赔偿所有医疗费用以外,餐馆被强制停业整顿半个月并罚款数万欧元,重新开业前必须先通过卫生局的检验,同时整个厨房团队被要求立即解散,老板必须重新组建新的厨房团队。
□相关链接
在德国,《食品法》、《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HACCP方案》和《指导性政策》构建起食品安全监管的四大法律支柱。其中《食品法》所列条款多达几十万个,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每一环节。根据《食品法》,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食品,其包装标签都要注明商标、食品成分、有效期和质量认可的显著标志。
美国餐馆菜单也会标明用料原产地
讲述人:樊匡斌籍贯:福建厦门现居: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
“民以食为天”。在美国,虽然偶有爆出食品药品因安全问题被召回的事件,但绝大多数美国人并未对此类问题有太多担心。
超市是美国人购买饮食原材料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场所。根据我在这边逛超市的经验,这边大部分的果蔬都按照固定的重量分装,并在包装上注明其产地及所属食品公司;肉类与海鲜的出售要求则更为严格,所有美国超市都不出售活鲜,所有肉类及海鲜都被置于保鲜包装内出售,并在显眼处标明其营养成分。前不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了今年3月8日至4月17日共34种被召回的食品,其中就有两款海鲜制品,而其召回原因竟然是“内有未开膛的鱼类,可能含肉毒杆菌孢子”,可见美国对于肉类与海鲜类食品管制的严格与细致。
不仅是食品的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要求所有食品公司都必须在产品包装上详细地注明其中的成分。在前文提到的召回的34种食品中,有25个案例都是因为食品中含有未注明的可能导致过敏的大豆、牛奶及坚果成分。不仅是超市出售的食物,大部分美国餐馆在菜单上也标明了每道菜中的用料、原料品种甚至产地,有一些餐馆还会特别注明他们的食材符合美国农业部的A级标准。这样的做法不仅让食客们吃得放心,更能成为一个卖点。
实际上,要保证食品安全,政府有细致入微的政策和严格有效的管理还不够,还要靠民众的监督。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网站上,人们可以查到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政府对于相关问题的答复,60天以来被召回的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的清单,以及举报此类问题的联系方式等。官方通过这种渠道,使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与处理能够更透明化公开化。
□相关链接
美国建立了覆盖所有食品的法规体系。在美国,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主要有卫生和人类服务部、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农业部以及地方和州政府食品安全机构等。另外海关部门定期检查、留样监测进口食品。在美国想通过生产伪劣食品获利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消费者真的从市场上购买了有毒有害食品或产品,消费者不仅会得到非常可观的赔偿,美国政府还会对相关超市和生产企业开出巨额罚单,甚至直接罚得企业主破产和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