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伟
本报讯 4月20日和24日,本报曾连续报道长乐营前后岐村发现一块石碑,两面题字分别出自萨镇冰和陈绍宽之手。能让两代海军上将为之题词,此人想必与海军有很深的渊源。前天,墓主后人终于现身。原来,这块墓碑是中国第一代造船元老李志翔为他的祖母所立。
“父亲在海军界服务了大半辈子,所以才能请到两位上将题字。”李志翔的儿子、现年81岁的李继光老人昨天联系本报,这块尘封30年的石碑终于揭开了面纱。李老说,父亲祖籍就在长乐营前,祖父曾中过清末武举,因此家里尚武之风甚浓。李志翔高中毕业后,考入刚成立不久的福州海军飞潜学校,民国13年(1924年)毕业,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前往英国留学,“祖父不肯,父亲只好留在马尾船政学堂担任教官,还曾被授予上校军衔”。
记者在《中国近现代海军各学校毕业生名册》中查到,福州海军飞潜学校第二届造舰专业毕业生中,确实有“李志翔”的名字,名列第三位。而福州海军飞潜学校,正是陈绍宽力主建立的。李志翔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潜艇设计师。
李继光说,父亲一生为了海军颠沛流离。抗战爆发后,他随学校迁到内地;民国政府还都南京后,他到上海交大任教。1949年后,担任武汉河运学校造船系系主任,“一辈子都跟造船打交道,直到退休。”正因为此,他才跟民国的海军要人相熟。加上他和萨镇冰、陈绍宽都是福州同乡,论公干论私谊,平时都常来往,所以李志翔才请他们为自己的祖母墓碑题字。
李继光的堂弟李继明至今还生活在下洋村。他告诉记者,1980年闽江制糖厂征用墓地建宿舍,他们家就把墓迁走,但是石碑太重,就被留在当地。没想到时隔30年,居然被人重新发现。李继光说,他跟家人商量了一下,希望能把这块有历史价值的石碑捐给国家,在长乐博物馆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