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苏燕梅 毛朝青
高耸巍峨的马鞍墙,规规矩矩的石框门,长条石铺成的天井,“文魁”、“进士”的牌匾挂满了屋子……这个奇特的老屋在福州闽侯沙堤村,当地人称它“丰埕大厝”,是福清九牧林氏迁居到这里后建起的祖居大厝。据林氏后人介绍,我省清朝的第一位状元林鸿年儿时曾在这里读过书。
老屋前曾是一个大池塘,池塘周围种了上百棵的松树,故称“松湖”。丰埕大厝是三进的房子,厅堂两边有厢房,天井旁也有披榭,从上往下看,就像一个“回”字。古厝的大门已经破旧到只剩下一截砖头砌成的门框,围墙用铁丝、木板替代。
今年80岁高龄的林国东是林鸿年的后人,就住在老屋旁。林国东老人告诉主持人,他的前辈族人说,林鸿年是遗腹子,母亲怀他时,独自住在福州北门附近的偏僻山村,生活无着落。后来,林氏同宗得知后,就帮她把家搬到丰埕自然村。林鸿年长大后,就和林氏的其他子弟一起免费入塾就学。
林鸿年从小聪颖过人,勤奋好学,道光八年(1828年)考中举人,第二年赴京会试落第,但他却不气馁,写下了“状元二字难消去,我亦摩挲铁砚来”的诗句。八年后,他终于考中状元。林国东说,考中状元后,林鸿年曾表示要把状元的牌匾放在大厝,却被族人拒绝了。
林家族人,至今还能吟诵林鸿年临去殿试前做的诗句:“人生志气欲天高,却把文章结富豪,胆大锯龙头上角,心雄拔虎嘴边毛。穿云便揽空中月,入水能擒海底鳌。但看来年春信报,蓝衫脱去换红袍。”
老福州齐上志说,林鸿年的斋号为“松风山馆”,诗集为《松风山馆诗抄》,很可能是纪念少年读书地“松湖”。
□相关链接
林鸿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任广东琼州知府。咸丰九年,授云南临安府知府。同治三年,任云南巡抚,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治五年,林鸿年被革职回里,受聘为正谊书院山长。
感谢齐先生拨打968111提供线索,奖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