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林毅
刘榕彦文/图
本报讯 昨天是福州地铁三叉街站围挡后,迎来的首个工作日。此次围挡长400米,宽13米,面积颇大,导致路口减少了2个车道,因此昨天早高峰时,交通一度滞留。到了晚高峰,在警方全力疏导下,总算顺畅了许多,此处围挡顺利通过大考。
昨天上午7:50,记者来到则徐大道上三路口。该路口此前就已在六一南路围挡,全封闭施工,使得南北交通基本中断,十字路口也变成丁字路口。此次围挡,又占用则徐大道由北至南机动车道及则徐大道西侧部分人行道。这样一来,原先双向六车道减为双向四车道。为了保证南往北车流顺利“出口”,警方特地在则徐大道三高路口,“抠”出了四个车道,确保车行顺畅。
即便如此,据记者观察,因为司机对围挡后的路面新情况不熟悉,昨天早高峰此处仍一度出现滞留。现场值勤民警告诉记者,很多司机一直开到围挡区域前,才意识到此路不通,再想变道,又跟后面的车辆挤在一起。
与机动车司机相比,电动车车主们“轻松”了许多。因为围挡区水泥未硬化,在原先三叉街公交站附近的围挡,暂时开了一个5.5米宽的口子。这样一来,从北往南的骑电动车的市民,就可以从口子“钻进”围挡区,在三车道的马路上通行。
下午5:40,记者再次来到该路口。情形已经比早高峰好了很多,“主要是司机适应了新路况。”民警说。